…
双方都有用一战就分出胜负的意思。
所以,等一切准备就绪,在宋江的亲自指挥下,宋军就主动向方腊义军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方腊义军也准备用制定好的战术向宋军发起进攻。
只是,让方腊义军始料未及的是,战争一开始,宋江就命令姚平仲率领他本部的三千轻骑兵绕开方腊义军的营垒,向方腊义军的乡民小寨发起进攻。
姚平仲领命了之后,按照他们事先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一面冲锋,一面投下柴草和土袋,很轻易地就填平了方腊义军阵前的那片沼泽,并且以最短时间冲到了方腊义军的左翼。
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万万没想到,宋军如此轻易地就破了他们在地形上的优势,并且还将之转化成了宋军的优势。
这就是双方底蕴上的差距之一。
宋江义军刚接受招安不久,赵俣就派了一个以张所、李允文、陈规为核心成员的参谋团给宋江,助他管理新的宋江义军,以及助他打仗。
战前,张所等人就帮宋江分析清楚了方腊义军的所有应对方式,包括方腊义军最擅长的人海战术,当然也有此地的地利情况,以及破解方法。
所谓的“乡民小寨”,其实就是方腊义军的老弱妇孺所居住的营寨。
这些营寨多傍近方腊义军主力的营垒,用大车以及众多杂物临时拼凑成屏障,防御力量极其薄弱。
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其实并没有指望乡民小寨抵御宋军的进攻。
事实上,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是准备将这些老弱妇孺当成炮灰,消耗宋军的精锐。
只是,方七佛等方腊义军的头领万万没想到,宋军很轻易地就闯过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地利优势,率先向他们发起了进攻,并且还是用攻击力最强的骑兵打他们的炮灰。
电光火石之间,方腊义军的乡民小寨就被姚平仲率领骑兵给攻破了。
惊惶失措的老弱妇孺,本能地逃向了方腊义军主力的营垒,很轻易地就冲乱了没什么纪律可言的方腊义军左翼的阵形。
姚平仲这个人的问题不小,像刚愎自用、好大喜功。
但不得不承认,在打顺风战的时候,名声响彻西军的小太尉,还真是一员猛将。
见方腊义军被他们冲乱了,姚平仲抓住战机,尾随逃跑的方腊义军的老弱妇孺,成功穿过了方腊义军弓弩的射击区,随后猛冲方腊义军的左翼。
方七佛赶紧派方百花率领她手下的精锐前去阻拦姚平仲,双方随后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别看方百花是个女人,年纪也不大,但打起仗来,她真不输大多数将领。
很快,方百花率领的精锐就跟身先士卒的姚平仲交上了手。
见来人是方百花,渴望战功的姚平仲眼前就是一亮。这他要是为赵俣生擒活捉下方百花,没准就能让赵俣知道他的名字,进而为他将来成为真正的太尉铺出一大段路。
姚平仲立即拍马来战方百花。
谁想,方百花的武艺非常精湛,力气也大得惊人,不想也不敢下死手的姚平仲,一时半会还真就击败不了方百花。
方百花带来的精锐,也都是方腊义军中优中选优的高手,并且他们中的不少也是马军。
如此,在方百花等人的努力下,方腊义军的左翼渐渐稳住了阵脚。
见左边一时之间分不出胜负,宋江又指挥刘光世率领其本部的三千轻骑兵去攻击方腊义军的右翼。
刘光世领命了之后,如法炮制去攻打由陈妙真带人组成的右翼。
等刘光世和陈妙真也交上手了之后,不想再束手待毙的方七佛,下令:中军攻上去,一战分胜负。
于是,方腊义军中,鼓声炸起!
数之不尽的头戴各色头巾的方腊义军,伴随着战鼓的助威声,拿着藤盾不要命一般地向宋军冲来。
首波发起冲锋的方腊义军将士,以老弱妇孺居多,他们手中没有攻击性武器,只有用藤条编的藤盾,他们悍不畏死的向装备比他们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宋军发起冲锋。
紧接着,方腊义军中突然响起:“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这经文就像是方腊义军的战歌。
听到这“战歌”,方腊义军的将士就像是被催眠了一般,完全不顾生死,就是往前冲,前仆后继。
方腊义军手上的藤盾也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箭矢射上去根本破不了防。
尽管宋军这边早就料到了方腊义军会使用这样的人海消耗战术,并做了针对性的应对,但老实说,他们是真没想到,人可以疯到这种程度。
结果就是,宋军将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方腊义军中的老弱妇孺顶着己方的箭雨冲进了自己的军阵中。
这些最先冲进宋军军阵中的老弱妇孺,也不与宋军将士厮杀,就是不要命地往里冲,直到他们被击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