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呐喊

作为陆逊的侄孙,陆机的堂弟,陆晔和陆玩在江东的声望很高,也是儒家的名士。

陆晔担任过太子詹事,就是庾亮如今的职位,也担任过太学宫祭酒,曾经是这里的一把手。

如今他任侍中之职,是江东豪族之中地位最高的官员之一。

这一场集会显然是具有政治意义的,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发出江东士族和儒生的声音,十分重要。

所以在一阵寒暄之中,陆晔抛出了主题。

“晋国筚路蓝缕至今,内忧外患严重,正是国难之际,故今日清谈之命题,仆斗胆提议——士不可以不弘毅!”

“请诸位君子,以此为中心,放开了谈,两位王爷在此,他们也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听到儒生的气度。”

司马宗和司马羕的出场,确实给了儒生们信心,在这种场合如果能露脸,那将来随便推举个什么职位都是轻松的。

所以在场的气氛很快热闹了起来,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拱手道:“学生东阳赵凌,见过诸位使君,见过诸位同学。”

“士不可以不弘毅,出自论语,乃曾子所言。”

“其全句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我们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因为我们肩负着重任,未来还要走很远的路。”

“然而以‘任’为己任,也是很重的担当,做到至死方休,也是很远的路。”

“学生自幼熟读圣言,自知圣言当适用于各个时代,而如今之时代,正如侍中所言,国难之际矣。”

“身为儒生,正该以圣道仁德,匡扶国家矣!”

说完话,他自信满满看向四周,众人点头,却没有表露什么赞赏。

因为他说的这些屁话,大家都知道,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人才学其实一般,只是站出来随便说几句常识,表现一下自己罢了。

果然,很快有人也站了出来,大声道:“赵兄,士不可以不弘毅,你得弘毅啊!你得志向更远大啊!”

“我大晋立国之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今北方已经被蛮夷占领,国家内部还有叛乱未平,你匡扶国家,总要有个目标吧?”

“在小生看来,我辈儒生,非但要助力朝廷剿灭叛贼,恢复繁荣,更要打回北方去,灭了那些蛮子,把我汉家土地全部收回来。”

他显然要慷慨激昂一些,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气氛起来了,自然就有更多人发言了,说的不外乎都是那一套,总结出来就是个人修养、理想目标和政治诉求。

只可惜,他们更多的是谈个人修养和理想目标,但在政治诉求上,却有些模糊,有些不太敢提。

这是陆晔遗憾的地方,他更希望借这些儒生之口,来表达政治诉求。

这非但是他的意愿,也是目前司马睿的意愿,司马睿也想着在政治上开一个口子,有理由去用江东豪族和一些寒门儒生。

改变晋国的政治生态,有助于获得资源,对抗王敦。

这也是他派司马宗、司马羕亲自参与集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