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喜欢的姑娘!

她一愣,略带讶异地问:“方公子,你怎么到灶房里来了?”

这可是不多见的事。

“君子远庖厨”——这是圣人言语,自古讲究出将入相的男儿便不屑沾染这灶火之气。再说那种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致吃法,是讲给有钱有闲的大户听的,真正出手的人,自然都是家中仆役或者专门的厨娘。像这般自己上手做菜的年轻人,尤其看着又是个读过书的少年郎,那可真是少见得紧。

不过她也只是轻轻一笑,没说什么。

她重新低下头,将切好的菜一一装入陶盆中,语气柔和地笑道:“你这年纪,不是在前院练拳读书,就是在后园打坐修行吧,哪儿用得着你亲自动手下厨呀?”

方知寒手中没停,低头认真地将剥好的春笋放进竹篮中,一边笑道:“这不正闲着嘛,来帮点忙。做不了什么正事,就打打下手,也算我蹭饭之前尽尽力。”

老妪心中一暖,不再多言,挥了挥手,“那你可当真是个讲礼数的孩子。既然来了,便帮着择菜,再盯一盯这锅,火不能太旺,文火慢炖才好吃。”

她又补了一句,“你若是添柴火,就慢慢推,别把灰扬得满锅子都是。”

方知寒点点头,乖乖照做,竟一声不吭地守着那炉火,细致得很。老妪见了,脸上笑意更深几分,刀起刀落的节奏也更轻快了。

灶房不大,一口老灶,两张案板,一排挂满菜刀和小锅铲的墙面,还有一排斑驳木架,上头放着酱料调料罐子和几样干货。烟气升腾间,似乎连墙角那块裂纹斑驳的青砖也沾染上了人间温情。

春笋的草木清香越发浓郁,锅中的肉汤也正是好时候。

就在这时,老妪忽然瞥了一眼方知寒手上的棉布包扎,有些疑惑地问:“咦,方公子,你的右手怎么了?”

方知寒低头一看,不禁失笑,“不是右手,是左手,刚刚走山路时摔了一跤,擦破点皮,没事。”

老妪啧了一声,皱起眉头:“雨天地滑,容易摔人。咱们这栋宅子啊,有些年头了,地砖早就坑坑洼洼。先前年景不好,四周又是虎狼环伺,我们这边根本不敢大张旗鼓地修缮,怕引来注意,也请不起城里那些手艺好的匠人。”

她说着说着,声音微微低了几分,语气温吞,像是和灶火一块熬出来的那种厚重——

“屋瓦是我自己换的,墙砖是我找村口石匠讨来的边角料,连这灶台,都是我照着老图纸胡乱砌的。”

“说实话,手艺太差了。若是在州郡大城里的大家门户,不说老爷夫人瞧不惯,单是邻里乡亲,见了都要背地里笑话的。”

“但老爷和夫人从来不计较这些。”

说到这里,老妪语调停顿了片刻,仿佛回忆起许多年以前的光阴,眉眼间浮出些难以觉察的温柔。

“这是我的福分。”

这话说得极轻,却带着一锤定音的笃定,像是一生走过风雨泥泞、穿过世态炎凉之后,那唯一留在心口的慰藉。

方知寒静静听着,仿佛能看到这宅子从年久失修的残破到一点一滴被补整起来的画面,也仿佛看见老妪手里拿着泥铲、灰浆一点点修墙补瓦的身影。

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将手中春笋一根根剥干净,放入竹篮,动作温柔细致。

片刻后,他轻声道:“宅子能有老婆婆你忙前忙后,也是老爷和夫人的福气。”

老妪一愣,抬起头,看向少年。

她原本只当这孩子是嘴甜,没成想这一句竟说得她心头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