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岔镇
西岔镇,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辖镇,由兰州新区托管,地处皋兰县城西北部,东接黑石川乡,南邻石洞镇、水阜乡,西北接永登县,东北接永登县、景泰县,距新区城区26千米,区域总面积352.3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西岔镇户籍人口为48230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属皋兰县红水分县(今景泰县);2000年8月,由西岔乡改为西岔镇。截至2021年10月31日,西岔镇辖3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岔村。截至2019年末,西岔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4个。
甘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共46个词条1.4万
景泰县
景泰县,隶属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介于北纬36°43′至37°38′,东经103°33′至104°43′之间,全县总面积5485平方千米。景泰县属温带干旱型大陆气候,截至2025年6月,景泰县下辖8个镇、3个乡,县政府驻一条山镇。。截至2024年末,景泰县常住人口19.79万人。景泰县,县名寄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西汉置鹑阴、媪围县,属武威郡。清属兰州府皋兰、靖远县地。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于今红水乡红水置红水分县,属皋兰县。民国二年(1913年)年改红水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并靖远县黄河以西地入红水县后,改名景泰县,治今芦阳镇。1978年5月,景泰县治所芦阳迁至一条山(今一条山镇)。境内包(头)兰(州)铁路纵贯全境,甘(塘)武(威)铁路穿越县境北部。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87.43亿元,同比增长6.3%。
平川区
平川区,隶属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中部,东与宁夏海原县毗邻,东南与会宁县接壤,西与景泰县相连,南北与靖远县相连,地形特征东南高、西北低,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面积200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平川区辖4个街道、5个镇、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兴平路街道长征东路106号。截至2023年末,平川区户籍总人口20.32万人。1985年,靖远县5乡、1镇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因境内有10万亩平川而得名。平川历史上是秦汉鹯阴故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西部陶瓷重镇;也是甘肃重要的能源、新能源基地,西北最大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农业特色明显,平川甜瓜、平川山羊肉、平川黑驴、平川苹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境内陶瓷小镇、陶都花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科普示范城区,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城市,甘肃省平安农技县区,全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平川区退出贫困县。2023年,平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会宁县
会宁县,甘肃省白银市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24′-36°26′、东经104°29′-105°31′之间,总面积6439平方千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截至2018年,会宁县下辖24个镇、4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会宁县常住人口401581人。会宁县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2020年,会宁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47亿元,同比增长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