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日产汽车也不错

“啊,总算是看完了。”

星海集团第三季度报告文件的内容非常多,竹下雅人一连看了三天才了解个大概。

随后他舒服的伸个懒腰,接着又揉了揉眼睛,打几个哈气。最后更是整个人懒懒洋洋的摇晃着走到办公室内的泡澡池,准备舒舒服服的泡个热水澡。

“啊,爽!”

竹下雅人快速下水,舒服的身体一颤,整个人飘飘欲仙。

他最喜欢洗热水澡了,所以办公室最先升级的就是浴室。

从最开始只能冲洗的小小一间房,到现在三十几平的热水池,就是他不停指示员工改造的成果。

除了这个大热水池,星海集团还为他修建了专门的游泳池。

不过现在是冬季,青年没什么兴趣玩。

热水池很安静,十分有利于人的思考。

竹下雅人只休息两三分钟,就开始思考公司新的投资目标。

“国外企业还不用急,等索罗斯第二次进攻结束比较好。”

“国内企业,可以拿下的目标有罗森便利店、长信银行、千代田生命保险、东邦生命保险……”

罗森便利店和长信银行,是青年早已想好的目标。

从今年年初开始,这两家公司就和山一证券一样,是他计划合并的目标。

同时,这三家公司也是最容易的,剩下的罗森和长信明年都可以轻松拿下。

至于几家陌生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则是竹下雅人最近才选定的目标,主要目的是增强集团在保险行业的地位。

星海保险的实力太弱,必须要多多并购才能成为在日本有影响力的保险公司。

不过,也不能一股脑的胡乱并购。

日本1996年之前,保险行业非常保守。主流保险公司只有固定的20家人寿+20家财产。

如此稳定的格局,以及如此多的保险公司,造就了保险公司胡乱花钱的本性。

有的公司为了多收保费,甚至给出了年6%以上利率。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前,这样做自然没问题。

因为那时日经增长速度,轻松超越20%。

泡沫破裂后就不行了,别说维持住6%以上年利润,就算能盈利都是不错的投资公司。

最终的后果就是,保险公司逐渐被自家给用户的高利润压垮。

1997年4月,就有保险公司因为资不抵债破产,进而拉开了日本大型金融机构破产的序幕。

是的,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日本金融机构破产潮,是从保险公司开始的。

至于巅峰,都差不多,主要是投行和银行的破产。

“嗯,我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公司可以争取。”

总不能一场经济危机,并购的大多都是金融领域公司吧,那实在有违星海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

星海集团追求的是成为世界超级工业集团,而不单单是顶级金融巨头。

“有了。富士重工,貌似是个不错的公司。”

富士重工,也就是后世的斯巴鲁汽车,这家公司二战时期是专门造飞机的。

不过在战后,富士重工被各种拆分,已经由原来的日本第一飞机制造公司,变成了二三流公司。

是的,此时的富士重工就是这么的惨。

王牌产业斯巴鲁汽车年销量只有二三十万台,不及后世的五分之一。

以前的当家产业飞机制造,更是只有一个零头。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不想看到三菱垄断国内飞机产业,估计连个零头都要失去。

更重要的是,富士重工的两大股东兴业银行和日产汽车,眼下都有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兴业银行因为给东南亚和韩国提供太多贷款,导致公司亏损十分严重,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一降再降。

另一个日产汽车,问题更加严重,逐渐走向破产。

是的,日产汽车已经在破产边缘徘徊。

至于原因,非常简单。

日产汽车一直主攻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自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销量两年下降。

大环境摆在那里,再怎么努力也没什么用。

所以日产汽车从1993年,一直亏到现在,并且将继续亏下去。

“咦,不对呀!我干嘛费劲心思收购富士重工,一步到位直接收购日产汽车不久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