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熬!(第一更!)

廖平的目光,从手中的数据挪开,挪到了阻拦索的配套零件,也就是那几套液压设备上面。

这几个东西的工作区间,比他想的还要大!

盯着这几套液压设备看了一会儿,他合上文件夹,回头看向王川:

“数据收集完了吗?”

“完了,可以开始第3次测试!”

廖平回到控制台前,抓起对讲机:“第3次测试开始,重量提升到35吨,速度提升到300!”

“开始准备!”

听着他吼出的数字,测试台前忙碌的人都停下动作,纷纷回头看向廖平,眼中,充满了对他这条指令的不解。

他们这台模拟机的原型,是歼15。

那是华夏第1台双发,重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2009年8月首飞。

现在还处在测试升级阶段,还没有完全定型。

这台飞机空重约17.5吨,如果从陆地起飞,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2.5吨,从甲板滑跃起飞,重量被严格限制到了28吨。

按照北方飞机工业集团给的数据,这台飞机降落的速度,是240~260公里每小时。

用31吨的测试机,搭配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已经可以算是完美符合了这款舰载机的降落要求。

只要达到100次测试不出问题,那这款阻拦索就成了!

现在,将重量提升到35吨,速度提升到300公里每小时。

在那降落的一瞬间,阻拦索的峰值受力大概在1500吨左右。

想到这个数字,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廖平,为什么总感觉这位总工程师在针对呢?

盯着廖平看了一会儿,发现廖平板起脸,众人又纷纷将目光转向挂在测试机上的阻拦索。

这东西,能经受得住吗?

廖平是主管,他有一票否决权,也有一票决定权,在指令没有错误的前提下,其他人只能服从。

吸了一口气,负责安装平衡块儿的工作人员起身,开始控制行车,将球磨铸铁平衡块运送到测试机旁边,同时装上测试机。

而负责控制速度的人,也开始调整铰链。

在200米距离内加速到300公里,对设备的要求很大。

半个小时过去,所有准备工作做好。

伴随着廖平的一声令下,测试机被铰链拖拽,在200米距离内,从0公里每秒骤然加速到300公里每秒。

这一瞬间,众人只听见呼啸一声,然后就是更加刺耳的哗啦声。

那台以300公里每小时时速前进的测试机,在众人肉眼还没看清楚时,就被弹出的阻拦索强行拽停。

相比于前面两次,这一次,测试机拖着阻拦索往前跑得更远。

看到这东西被强行拽停,廖平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目光在测试机上停留几秒,他闭上眼,开始大口深呼吸。

呼吸几次后,他将对讲机送到嘴边:

“收集数据!”

这一次,他没有去测被拦截的距离。

而是抱着双臂,看着其他人收集数据。

高海和林泽,从测试的一开始,站在旁边,在那里目睹了全程。

前面两次测试,他们很着急,但廖平更着急,所以他们没有上前打扰廖平。

此刻,眼看廖平没有上前收集数据,他们也终于大着胆子,凑到廖平身边,问道:

“廖教授,怎么样?”

“很不错!”廖平满脸赞赏地点点头,顺手拿起自己刚才记的数据,手指划过那些数据,将自己在心里算的一些结果娓娓道来:

“35吨的重量,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前进,想要在12米之内拦下这个怪物,阻拦索在这一瞬间的峰值受力会超过1500吨。”

“我们的歼15,在航母上起飞时,哪怕塞满也只有28吨,永远达不到这个极限值。”

“能够拦下,已经足够说明这根阻拦索的强度。”

“接下来,只需要测试它的耐久度。”

“只要耐久度合格,那阻拦索这个项目,就彻底攻破。”

“而且,还是毫无压力的攻破。”

“我只能说,你们这一次捡到宝了!”

听着廖平的讲解,林易说这东西时那副淡然的模样。

好像,这就是一个很稀松平常的东西,是一个随处可见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吧。

不过也好,解决了这个麻烦,那接下来大家就可以把注意力投到其他地方,也能更快攻破其他技术难题。

其他技术难题解决,那华夏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

有了这个东西,大海,就不再是华夏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