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靖世仁主清风夜话

剑出大唐 一片苏叶 6960 字 1个月前

杜伏威、单雄信等人忙前忙后,周奕得闲,找来了裴家父子问话。

二人将李密在虎牢关的布置,详说一遍。

关城主帅议事大殿内。

周奕听了半晌后,明白了这父子二人的处境,虽是虎牢守将,但权力并不全在他们手上。

那些李密的亲信,受过精神暗示,不仅不听调遣,更有监视作用。

这作风很李密。

他背刺别人,也就担心被人背刺。

“当下谁在荥阳管事?”

“管事之人是李密,但他并不露面,由王伯当领军,魏征理政。”

“他本人是否在荥阳?”

裴家父子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裴仁基带着敬畏之色看了主座之人一眼:“天师,我已许久没见过他。在荣府寿宴之前,他曾在偃师露过一面,之后便只听其令,不见其人。”

“想必,他是在躲着您。”

一旁人裴行俨很认可老爹的话。

想到虎牢关下那大战的一幕幕,李密不躲才怪。

周奕心中有数,看向二人:“你们俩有何打算?”

裴仁基与裴行俨一起拜倒,由老裴开口,带着诚惶诚恐的语气道:“我父子二人乃败军降将,何谈打算,无论天师怎么安排,我们都奉命遵从。”

他们没等到周奕说话,忽听一道女声。

“你们与颍川一地的守将是否熟悉?”

“是的。”

裴仁基赶忙道:“那边的几位守将曾与我一样,在汉王杨谅王府做侍卫。”

他说话时,用余光看了说话的姑娘一眼。

首次见到有人在天师说话时插口的,心知大不简单。

周奕顺势说道:“你可有把握收服颍川?”

裴仁基道:“裴某戴罪之身,愿为天师夺得颍川,倘若不成,提头来见。”

周奕微微点头,带着一丝追忆道:“我北上时路过颍川,此地除却一些匪患,还算平静。你夺得颍川之后,莫要扰民,再将匪患根除。”

“安排妥当,再说与杜将军。”

“是。”

裴仁基与裴行俨带着一丝惊异眼神告退。

一直退出议事殿很远,他们脸上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爹,这”

裴行俨惊疑道:“天师行事与李密如此不同,我们这才投降,他竟信任叫我们去夺颍川。”

裴仁基轻叹一口气:“我儿,这就是天师扶摇直上,而李密走向衰落的原因啊。”

“今日可见,天师堂皇正大,昭昭之明。而李密蝇营狗苟,使得群蚁附膻,二者天差地别,不可相较。”

“他已不必对我们谈信任,因为有底气使人不敢背叛,是不是这个道理?”

裴行俨先是点头,又琢磨起方才在议事殿中听到的话:

“我观天师在虎牢关下的杀戮手段极为渗人,可对我们的叮嘱,与他的武道杀伐大有不同。武道是贴合心境的,高手更是如此,为何与其行事不符?”

“大错特错。”

裴仁基手抚长须:“我早听江南传言,道其仁厚,起初不信,只因江湖厮杀之事多与他有关,刻下亲身经历,方知传言不假。这可是好事啊。”

“开皇初年,我在文帝身边,直至今日,一步步看着大隋衰落,靖平乱世,休养生息,需要一位仁主。”

裴行俨应声附和,又与老爹商量起颍川故旧。

接着,忽又好奇一问。

“方才出声的那位,爹可认出是哪家的?”

“不知。”

裴仁基也很重视,他低声窃语:“定是未来的一位娘娘,过一段时日再寻人打听,既知我们与颍川的关系,有可能来自东都大族。”

二裴谈话时,周奕与小凤凰出了议事殿,寻到杜伏威、单雄信了解关城情况。

杨庆、宋蒙秋等人前来通禀。

他们要带一部分降军返回偃师、东都,把成皋军彻底拆散。

“周兄,你作何打算?”

侯希白莞尔一笑:“李密可真能藏,你要去荥阳找他吗?”

“当然。”

“我怎觉得,你寻他不得?”

“那也等去过才知。”

侯希白见周奕竟露出一丝郁闷之色,当下也不再拿这事开玩笑,认真道:“他一定在哪躲着,你若没时间,就让巨鲲帮的人手听我调遣,我来给你找。”

“到时候再说。”周奕也没拒绝。

接下来,他在虎牢之南的成皋城待了三天。

打坐练功的同时,确定虎牢关已经安稳。

到了第五日,两位老熟人也入到城内。

正是巨鲲帮的卜天志与陈老谋。

卜天志是自己赶来的,他带来了江南那边的重要消息。

而陈老谋则是周奕派人叫来。

如今南阳不用他坐镇,可在此为平定中原出谋划策。

同时,二人调集了大批巨鲲帮消息探子至此,可用来打探李密下落。

他们远道而来,周奕备置水酒招待了一日。

放在以前,卜天志和陈老谋还不觉得什么。

此时,却让他们心中感慨。

随着局势渐明,周奕的身份愈发显贵,如此故念旧情,惹得陈老谋都忍不住提醒,劝他改换心态,存至尊威严。

周奕没太在意,只觉得这话出自陈老谋之口一点也不奇怪。

估计龙椅样式他都已经设计好了。

虎牢关大战后第七日。

周奕与独孤凤来到荥阳,一郡之地都在戒严,他们属于是艺高人胆大。

自虎牢关失守的消息传出,不只是荥阳在紧密防守,魏郡大军也调动起来。

荥阳一旦失守,下一个就轮到他宇文化及。

尽管两家此前有冲突,为求自保,只能合作。

待夜色降临,周奕与独孤凤便朝李密府上摸去。

叫人没想到的是。

荥阳城戒备森严,到处都是巡逻队伍,可李府四周,却没安排多少人手。

站在远处楼顶朝李密的大宅望去。

瓦顶高处,一个站高瞭望的守卫都没有。

要么是有陷阱,要么就是人不在。

周奕更倾向于后者,但他没放弃,朝李府掠去。

踩着琉璃瓦没发出声音,一直走到内宅深处。

戌亥之交,见内宅一间大屋灯火通明,纸窗一影,随烛火摇曳,他正在走动,像是捧卷而读。

周奕远见之下,目中光芒大盛!

小凤凰见他这样子,很是吃惊,难道李密就在府上!

空城计?

周奕看影子身量与李密非常相似,第一次见李密时,他也捧着半卷残书。

房内影子走向窗扇,慢慢凝实。

忽然,一道声音透过窗扇传来:

“朋友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周奕眉头微皱,发现了?以李密的功力,恐怕做不到。

他细细品着这声音,也与李密相似。

真是他?或者

才斩掉九头虫,难道又来个九灵元圣?

他没作回应,房内影子在窗边站定,过了一会又走远,看来是拿假话诈人。

周奕一拉独孤凤,两人一道跃入院落。

他移步至门边,顺手一推。

门未插闩,吱呀声打开,里边那人转过身来,明显一惊。

他看上去四五十岁,神态轩昂,修长的面孔配上有大耳垂的双耳,两眼睿智,却略带忧郁,使人感到他是那种不畏权势,悲天悯人的饱学之士。

瞧见周奕与独孤凤后,他快步迎了上来。

“天师、独孤小姐,请进。”

周奕入内,目扫四周,那人把门关上,以拒西风。

“请坐。”

周奕在一把梨木椅上坐下,定睛看向这人,问道:“你可是魏征?”

“正是。”

魏征把书放下,仔细打量着眼前青年。

“天师可知我为何在此?”

“李密让你在这等我。”

“那天师可清楚如今荥阳与魏郡的关系?”

周奕反问:“你认为加上骁果军,就能挡得住我?”

魏征摇头:“这并非长久之计,但李密与宇文化及被逼入绝境,唯有此招。”

“确实是他让我在此等天师,但刻下他在何处,连我也不知道。”

周奕皱眉:“那你还要为他做事?”

“天师有所不知,倘若我离开荥阳,周围几郡都将大乱。”

魏征继续道:

“李密得伏难陀相助,将蒲山公营中的一群亲信,变得不辨局势。而他们正统领最多的人马,一旦荥阳有变故,这些人将遵照命令,将所率部众变成流匪祸害大批百姓。”

话罢,见周奕一脸冰冷。

“他还叫你带什么话?”

“李密说,只待天师收复南方,荥阳的布局便失去意义,他的亲信会撤出此地,将荥阳拱手相送。”

李密显是在拖延时间。

但是,他还能有什么反制手段?或者说他要趁这个时间逃走?

能感觉到,魏征没有说假话。

他也不像是说假话的人。

“你可知那些亲信为何人?”

“知道。”

魏征猜到他要说什么,直接道:

“我随元宝藏一道入瓦岗跟随李密,但并不得他重视,与祖君彦一样出任记室。我势力单薄,没法除去那些人。今次留我在此,仅是给天师泄愤的。”

他又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