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归也没能出去,她大嫂丁妙双使人等在半路上把她请去了,自从不孕吐后,她吃什么都香,肚子高高耸起,人也丰腴了不少。
晏子归给她把脉,不由嘱咐,“肚子怎么这么大了,你要少吃点,不然生孩子有你费力的时候。”
“生孩子你也懂。”丁妙双笑。
她让人准备了好多点心,“在宫里肯定没什么好吃的,快尝尝,有喜欢的,就带些进宫吃,都多做了有。”
她怀孕后宋时就给她开了小厨房,灶上时刻温着火,想吃什么立即就有。
丁妙双的娘家人来看她都说她碰到一个好婆婆,不磋磨人,还处处给她自由。
丁妙双说婆婆因为女儿不在身边,所以对女孩都好,她是不担心自己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婆婆肯定都喜欢。
谁知道亲女儿回来,婆婆反而和她相处的一地鸡毛。
晏辞偶尔会和晏识文说起这个事,晏子归一个人在嘉兰关长大,现在家里人想和她亲近却找不到办法,只能干着急。
晏识文回来就和丁妙双说。
丁妙双觉得这个急不来,时间造成的沟壑也只能用时间来填补,毕竟日久见人心。
晏识文有点担忧母亲的身体,言辞里就有些对晏子归的不满,觉得她不体谅母亲的心思,不孝顺。
丁妙双只一句话就让他闭嘴,“当年你比子归大,为什么去嘉兰关的是子归不是你?”
晏识文压低声音,他那时候才多大,如果可以他愿意去嘉兰关尽孝。
“你是长子长孙,老祖母不愿意你去嘉兰关,所以最后是子归去的。”丁妙双安抚他的后背,“这件事和你没关系,但是你得承认,这件事你是获利的。”
“如果是你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好不容易回来,自己有正事,一时没能顾上家里,就被指责不孝,你心里愿不愿意?难不难过。”
晏识文不再说话。
丁妙双看夫君为此忧心,也想着为他解愁,所以听说晏子归回来了,就让人去请她来,和她说说话。
“祖母偶尔也替人接生,我十二岁以后,她就不避讳带着我了。”晏子归解释,“我说认真的,你现在肯定不能再多吃了,你这还是头胎,胎儿太大,下面撕裂了,那可疼了。”
丁妙双睁大眼睛,“祖母连这个也带你去。”
“没有让我近前看,但是隔个帘子也都知道。”晏子归耸肩,“祖母说我是女儿,注定要经受这一遭,早些知道也不是坏事。”
“再说,祖母教我医术,这些也是要教的呀。”
“你可真是胆子大。”丁妙双赞叹,“我没出嫁前,这些事我母亲说的时候都要让我躲开点。”
“我还给马接过生呢。”晏子归笑道,“要不然你生产那日把我叫回来吧,我进去陪着你,也许你看着我这么镇定,自己也不好意思害怕了。”
丁妙双失笑,“我倒是愿意,只怕婆母说我不懂事呢,怎么能让你一个云英未嫁的小娘子进产房。”
说到宋时晏子归就板脸。
丁妙双也不说了,只捡些趣事说给晏子归听,晏子归吃了点心,又听了些笑话,心情好些。
她犹豫再三,觉得丁妙双还是信得过,就问她,“你说如何才能让一个男人不娶一个女人?”
“那要看是父母之命,还是他自己想娶。”丁妙双回道,“如果是父母希望他娶,那就从父母在意的点下手,无非是八字,身体,你要说女子身体弱生不了孩子,八字相冲,父母绝对不会喜欢这样的女子当儿媳妇。”
“可是这样女子的名声也毁了。”
“看进行到哪一步,如果已经走到定亲的阶段,那无论什么理由退亲,女子的名声都要受损的。”丁妙双叹气,“要不就在男子面前做尽他讨厌的事,让他生厌放弃,要么就另外找个女子去勾引他,男子移情别恋,自然也会放手。”
晏子归若有所思。
“你是替谁问的?”丁妙双说完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看着晏子归,“没有人要强娶你吧?”
“如果有这种事,你一定不能瞒着,这种事家里大人出面比你自己处理要好,”
“谁想娶我?”晏子归摆手,“我进宫伺候人的,不是当花蝴蝶招风惹草,是宫里认识的人遇到的事。”
晏子归含糊解释。
“我得走了,回宫时间要晚了。”
“少吃啊,一定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