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出成绩了!

推着自行车走了一阵,两人总算是找了家住得最近村民,张口向对方打听起了王程鹏家的情况:

“同志,我们找王程鹏同志,请问他住在王家村吗,具体又在哪个位置。”

毕竟是找人帮忙,周立军的语气倒是非常客气,让被问到的张婶也没了之前的紧张,一张嘴,仿佛机关枪一般就将字往外吐:

“王同志?我们村倒是有位叫王程鹏的同志。”

“只是你得告诉我到底找他干啥,否则我可不能告诉你他住在哪里。”

王程鹏可是王家村的宝贝疙瘩,张婶也是对他维护得紧。

虽然还没到过年那时候,但是今年王家村的工分兑换方案可是已经有了风声。

由于大鹏制糖厂的存在,平时只能兑几毛钱的工分今年竟然能够兑换一两块钱。

虽然由于主要生产都集中在了甜菜上面,导致分到的粮食少了一些,但是跟多得的钱相比,那简直是九牛一毛。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家村对于提出成立制糖厂想法的王程鹏也是异常偏爱。

再加上王程鹏无私借书帮助大家考大学的事情,他现在可谓是村子的重点保护对象。

朝曹德明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在对方点头之后,周立军这才开了口:

“也没啥事儿,就是王同志在之前的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属于非常优秀的考生。”

“我们两个是一中的工作人员,特代表学校来对王同志进行表彰。”

表彰这种东西本就不可能低调,再加上两人也没低调的打算,这才直接将目的说了出来。

优秀考生?

听到周立军的描述,刘婶眼前一亮,说:

“两位原来是一中来的同志,幸会幸会。”

“哎,听你们说王同志高考考得好,我咋就一点不意外呢?”

“也是,像王同志这种又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同志,他要是考得不好才有鬼了。”

轻咳一声打断了刘婶的唠叨,周立军催促道:

“同志,还请告诉我们王同志家住在哪里,这事儿比较急。”

“如果可以的话,把大队的位置也一并告诉我们,到时候我们还得去大队上看看。”

被打断的刘婶非但不恼,反而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

“哎,你瞧瞧我,说着说着就扯东扯西去了。”

“王同志家就在那边那条道,你们一直往前走,骑到一栋看起来比较有钱的人家那里就是。”

“至于大队,你得往另外个方向走,距离还有点远,得多骑一阵。”

听着刘婶的描述,周立军顿感头大如斗。

农村地形本就错综复杂,又没啥地表指示牌,光凭语言描述还真不一定找得到。

这样想着,周立军又开了口,说:

“同志,你说得不错,但是我还是有些不太找得到地方。”

“要不这样,我跟这位同志骑一辆自行车,你骑我的自行车在前头帮我们带路?”

“先去大队上,到时候让村里帮忙带路就好。”

说到这里,周立军直接从兜里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

“也不让婶子白帮忙,这一块钱就算是我们耽误你事儿的报酬。”

笑呵呵的将钱接了过来,刘婶拍着胸脯保证道:

“还是你们城里人大方,这钱说给就给。”

“成,我这就帮你们带路。”

有钱果然好办事,刘婶也懒得晒自家的萝卜条了,骑着周立军的自行车便在前面带起了路。

现在已经是一月份,基本上没啥生产活动,众人基本都是各自忙各家的事情。

腌酸菜,做萝卜咸菜,翻地窖,修补房屋,缝补衣服,……

不趁冬天将来年的准备工作做好,明年的日子可就要难受了。

更何况接下来还要面对全年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不好好准备一番,这年怕是也就要不好过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大多在家,见刘婶帮着指路也知道两人不是坏人,好奇心便上来了,当即便有不少村民小跑着跟了上去。

虽然有自行车,但是村间小路骑起来并不快,等众人赶到大队上的时候,身后已经跟了一堆来看热闹的村民。

率先将自行车停在了大队院子里,刘婶指了指前面的办公室,说:

“这就是我们大队的办公室,王队长应该在里面,我这就帮你去交。”

话音刚落,刘婶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王队长,有两位镇上一中来的同志找你,说是关于王程鹏同志的事情。”

一听事关王程鹏,王福成当即也顾不得研究今年的工分分配方案,起身便走出了办公室。

王家村的村民王福成都认得,一眼便看到了跟众人格格不入的曹德明和周立军,当即便迎了上去:

“镇上一中来的同志?稀客啊。”

“快请进来坐坐,外面冷,有什么事情我们进去谈。”

想要探寻王程鹏的光辉事迹,跟王福成这个大队长接触完全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曹德明也不拒绝,就那么跟着王福成走进了办公室。

只是三人虽然走了,却急坏了那些跟着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可能知道真相的刘婶立刻成了搞不清楚状况的他们的询问目标,当即便叽叽喳喳的吵了起来:

“刘姐,啥情况啊,咋有镇上一中的同志来我们村。”

“看他们那模样,估计级别不低,说不定还能是个主任。”

“刚才我瞅了一眼,瞅见车兜里好像放这张奖状,也不知道会要发给谁。”

“老刘,你可别卖关子了,赶快将情况给我们说说。”

看着围住自己村民,看着他们那焦急的脸,刘婶咧嘴道:

“这事儿我其实也不太清楚,只是听说是王程鹏同志高考考得不错,学校来表彰了。”

刘婶倒是言简意赅的将事情说了清楚,但是却让大家更好奇了,顿时炒成了一锅粥。

:“高考考得好?还得是王同志,竟然能够惊动学校的领导,这得是考得多好啊!”

:“我估摸着能有三百分,王同志平时就勤奋好学,能在高考中考出个好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三百分?我觉得你们还是太小看了王同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