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和技术没发展到一定程度,绝弄不出这种东西,匈奴人玩了几百年的骑兵,都没弄出来过甲骑。
由此可见高句丽并非寻常国家。
就连高句丽的典籍中都承认“高句丽者,汉四郡遗民也”,其先祖朱蒙原是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的卒吏,逃亡至夫余族后,发展壮大。
“我呢?”刘道怜迫不及待。
刘道规指着大陆最南面的林邑国,“兄长擅长搜刮,林邑国富,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他日为越王如何?”
刘道怜一张脸拉的老长,眼泪说来就来,“陛下啊,在下往日若有什么得罪之处,你要打要杀随意,何必将我这把老骨头流放荒蛮之地?”
哭的极其悲惨,连萧文寿都看呆了,“阿规,他毕竟是你兄长……”
刘道规佩服他的演技,不过这种事没得商量,“你若不要,便老老实实当长沙郡公,每年两千户的食邑,足够你富贵一辈子了。”
大汉爵位都是虚封,对应相应的食邑。
“阿怜,你弟弟也是为你好,你为堂邑太守期间,贪赃枉法,父老乡亲告状都告到我这里来了。”
萧文寿虽然宠爱刘道怜,却并不溺爱,也清楚这个儿子是什么货色。
京口和广陵早就起了风言风语,将刘氏三兄弟喻为“一龙一虎一鼠”,连家乡的人都不待见,可见他名声坏到什么地步。
不过有一说一,他的几个儿子,刘义欣、刘义庆、刘义融、刘义宗能文能武,颇有才干。
刘义欣年纪轻轻,便名声在外,性情沉稳,勤奋好学,勇猛果敢,与刘义武、刘遵考并称刘氏三虎子。
若不是都长着刘家的脸,和出类拔萃的身高,刘道规真怀疑是不是他生的。
刘遵考是叔父刘涓子之子,继承了彭城刘氏勇猛善战的优点,号称万夫不当之勇,年纪轻轻,便已经成为军中后起之秀,参与过枋头大战、征西之战,凭自己的战功,成了毛德祖帐下的一员裨将。
刘道怜眸子动了动,“罢了,你把建康封给我,越国我不要了。”
“你哪也去不了,以后就留在长安,将家眷都迁过来。”刘道规恨铁不成钢。
他不要封国,也不为自己的儿子们着想。
“阿母……”刘道怜望着萧文寿,眼泪说来就来。
萧文寿叹了一声,“听你弟安排吧,你到建康,被父老乡亲戳脊梁骨,以后我们老刘家的脸往哪搁?”
“我……”刘道怜满脸郁闷。
刘道规心中一乐,脸上却摆出帝王威严,“你还有事没有,若没有其他事,可以退下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铁板钉钉,刘道怜识相的拱手,“臣……告退。”
刘道规正准备留萧文寿一同晚宴,孟干之急匆匆而来,向刘道规和萧文寿行礼,欲言又止道:“陛下,南面……”
“军国大事,我一老妪不便在旁,你们商议。”萧文寿领着一众侍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