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

“来来来,许主任快来尝尝鱼汤,汤白浓郁,肉质鲜美。”

一勺鲜汤下肚,许大茂也是打开了话匣子。

“房院长,我对医院还有不少好奇的地方……”

“许主任,别这么客气,这医院里面没有新鲜事,也没有秘密,人来人往的有点风吹草动要不了几分钟都能传的人尽皆知,您要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

“我就是想问问咱们医院现在有多少老中医?”

“中医?您说老中医?那我们医院一个老中医都没有。”

这個答案让许大茂有些许的惊讶。

这么大的一个医院,怎么会连个中医都没有呢?

“那中医呢?”

房院长放下了酒杯,坐直了身体,一副要长篇大论的样子:“这个事还要从以前说起,落后的地方多是赤脚郎中,有些名气的大夫都会选择去更大的地方,后面开始推广西医,这些半吊子大夫作为半个会医术的门内人,接受学起来都比普通人快一些,所以小地方的赤脚大夫就这样没了,其实不是没了,而是转成了跟着医书治病的西医。”

不要觉得以前落后的地方的赤脚大夫医术有多么精湛,其实大部分都是半吊子,算是一种营生,谁谁谁干什么失败,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回老开了个药铺……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非要形容的话,旧社会那就是治死人,也只能说这个病人该死,活到头了。

有真本事在身上的,肯定不会留在愚昧落后的乡下。

这些好歹有间铺子,还有没铺子的江湖郎中。

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是属于‘五花八门’中‘五花’之一,‘木棉花’就是比喻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医术怎么样先不说,这种江湖郎中一般都兼职有副业,比如‘踩点’‘骗妇人’‘拍花子’‘拐卖人口’……

这副业和走街串巷的货郎差不多,反正就记住一点,旧社会那些能远行的人,身上多少沾点江湖恩怨,普通人一生最远的路,可能都翻不过眼前的那座山。

更多的是江湖行当‘皮’门卖药的,什么‘大力丸’‘膏药贴’‘虎骨酒’等等诸如此类,是真是假不说,就算是假的,也找不到人了,下次来的又是另外一个人,没准还要再骗一次。

这叫生生不息,谁让这些乡下人没什么见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