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听到卫辞拒绝自己二哥的提议后,陈季允当即站起来拱手对卫辞说:

“正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卫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季允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从此以后,上刀山,下火海,卫公子但有所请,季允绝不皱眉。”

古人用词总是很夸张,把话说的也很漂亮。

接着陈季允就顺势提出邀卫辞参加九月份陈家老夫人,也就是陈季允奶奶的六十大寿。

陈家虽然是江南的世族,但一向低调,陈奶奶的六十大寿,陈家邀请的也都是一些亲近之人。

之所以突然提出请卫辞参宴,正是陈家老爷子提前所说。

陈家老爷子有心想要见一见救了自己孙儿的徽州小三元。

也是看看卫辞到底值不值得让陈家的子弟低头交好。

且无论卫辞值不值得,他救了陈季允一命是事实。

陈老爷子也是想通过陈老夫人的寿宴,告诉陈家的亲近之人,卫辞是陈家的恩人。

他在江南求学的日子,自然不能受了欺凌。

否则在陈家的地盘,陈家的救命恩人若出了点什么事,那不也是打陈家人的脸。

卫辞自然很快就明白了陈家人这是什么意思。

陈季允在自己拒绝了江南书院的入学名额后,才提出邀请他参加陈老夫人的寿宴。

显然陈家也是看人下菜碟的。

哪怕是对待救命恩人,他们也看卫辞是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若是卫辞没什么见识野心,一个江南书院的入学名额就打发了。

那想必接下来也没有邀请他参加陈老夫人寿宴的事了。

不过他当初救人目地本也不纯粹,所以自然也不挑别人如何对自己。

卫辞点头答应了陈氏兄弟的邀请。

陈氏兄弟又顺势邀请了程佑安一同前去。

程佑安的父亲在朝为官,他外祖父更是国子监祭酒。

如今陈家还有人在国子监读书,自然要给程佑安几分面子。

待陈氏兄弟走后,孟轻舟一脸稀奇的看着卫辞和程佑安,不知道二人是如何跟陈家人搭上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