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王掌柜并不同意这个分成模式,但卫辞提出他不要保底稿费。

也就是说没卖到钱之前,卫辞一分钱也不要,等卖到了钱,净赚的利益再四六分。

且接下来的一年,每个月月初,卫辞都会给清风书店提供一本不少于五万字的新章节。

最终王掌柜奔着长期合作的想法,同意了这个签约方式。

卫辞拿到了二百两的补偿稿费后第一时间就想在青州买套房子。

这可能是刻在华人骨髓中的买房安家基因。

只不过后来转头一想,青州的房子买了也没人住,卫辞这才把钱收了起来。

王掌柜给的是银票,五十两一张,一共四张,倒也好藏。

卫辞并不是个勤俭节约的人,有了钱他花起来也很大方。

他给自己买了两只上好的湖笔,又买了几块徽墨,一共花了十几两。

又拿出三十两给尔雅买了一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

接着家中的亲人,从爷爷奶奶到外公外婆,他都买了点礼物。

剩下的一百五十两卫辞交给卫岳。

卫岳收到卫辞给的银票心中一惊,一百五十两不是个小数目,他十年都挣不了这么多钱。

他儿子小小年纪,就算读书厉害,也不能换来这么多银票吧。

“卫辞,你从哪弄来这么多钱?”

卫岳连忙追问卫辞,生怕儿子是做了不好的事,走歪了路,才弄来这么大一笔钱。

卫辞也没瞒着,将银票的来源一五一十的告诉卫岳。

卫岳简直不敢相信他儿子写本小说能这么赚钱。

跟儿子一比,自己这个当爹的也太平庸了些,卫岳顿时有点心酸

但他没表现出来,只是沉默的把银票收了起来。

这钱攒起来,以后给卫辞娶媳妇吧。

没有金钱压力,院试也考完了,卫辞接下来的半个月过的十分惬意。

待在客栈闲着没事,很多学子又开始举办宴席,聚在一起吟诗作对。

像这种聚会卫辞从来不参加,倒是杨杰和付北清隔三差五跑去喝酒作诗。

两人还总想拉上卫辞,毕竟卫辞在学子中挺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