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时林氏已经做好了早饭,因为石头上学,林氏做早饭的时间都跟着提早了。

吃完早饭石头去上学,林氏去打猪草,宋老三去砍柴,尔雅就去织布。

林氏看她年纪小,并不整天让她闷在织布房,每天最多只让她上午织布。

尔雅占着织布机的时候,林氏打完猪草回来就忙着洗衣服,打扫院子,喂鸡喂鸭喂猪喂牛,然后做午饭。

吃完午饭石头又去上学,尔雅就跟着宋奶奶做针线活。

一直做到石头放学,尔雅才会和石头一起去后山放牛顺便认字。

前世在现代时,尔雅听人说古代小孩启蒙要差不多要三年时间。

本来尔雅还很好奇,就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加上增广贤文,笠用对韵等左不过这几本书启蒙书。

怎么可能用的了三年时间才能学完呢?

如今跟着石头学了才知,小小的书本,大大的智慧。

古人读书从来都不只是读,讲解其中的深意花费的时间才更多。

就以三字经来说,其实全文也才一千多字。

如果让尔雅认真去背,三天还背不下去那就蠢死了。

可背会容易,想要彻底吃透却不简单。

以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为例。

这几个字的意思是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了五个儿子最后都成才了。

二爷爷教给石头这段话时,不仅要对他解释这几个的意思。

还要普及窦禹钧的身世背景,更要对他的几个儿子一一列举。

对他们的最后成就也要一五一十的讲解清楚。

基本上听完二爷爷的讲解,就可以对窦禹钧这个人的生平过往如数家珍。

博学的先生甚至会在讲这段时,普及五代的时的朝廷背景,以及发生了那些大事。

总之那叫一个旁征博引,能讲三天不带重样的。

至于千字文,彻底读透后简直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还有百家姓,二爷爷甚至知道每一个姓氏的来历,他们是如何发展的。

比如赵钱孙李中的赵姓,最早源自姬姓和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