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竹有高节,松有傲骨,菊有清雅。请以“咏竹”为题,作七言绝句一首。
范安看完题目,也是稍稍放心,至少他各想出了一首诗可以用来作答。但是为了以后不和范老二撞诗,范安还是觉得最后再写,万一能想起一点冷门诗呢。
随后,范安就开始从经史问答开始做起,这经史问答全部出自六书,基本都同范安前世的古诗词填空差不多。就好比题目问道:孔子对时间的阐述是怎样的?
就只能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个字不能多,也一个字不能少。
经史问答共有八十道题。六书的内容范安都已烂熟于心,下笔如有神。再加上范安前世钟爱书法,这一世也是写得一手好字,虽然达不到书法大家的水准,但是在十岁的年纪有如此的笔力,已经实为难得。这也让顾文渊大加赞赏。
只一个时辰,范安就将经史问答全部答完了。
随后范安开始了算术题的作答。刚一看题目,范安就乐了出来,只见第一道题目上写着: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好家伙,到哪都摆脱不了鸡兔同笼是吧。
范安连草稿纸都懒得动,直接心算出答案:兔有十二只,鸡有二十三只。
庆国的算术题是不需要写过程的,只要结果正确即可。主要是考生太多,阅卷人太少,都写过程不得把阅卷人累死。
下面一道题,还是一道经典的路程问题:甲乙二人同向而行,甲日行五十里,乙日行四十里。若乙先出发一日,问甲几日能追上乙?
范安搭了一眼题目,快速心算出结果:甲四日能追上乙。
八十道算术题,范安也是一个时辰就全部解决,甚至草稿纸上都一笔未动。
看着和刚发下来一般无二的草稿纸,范安心想:笑死,这种题要是还用草稿纸算,让前世大学时候的老师们知道,不得穿越过来打死我!
连续写了两个时辰的字,即便是范安的手腕也有些受不住了,赶紧运转九阳神功,引导真气到右手手腕处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