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司南伯。”那人一见司南伯赶紧起身行礼。
“顾先生不必多礼”说着又指向范安,说道:“顾先生,这便是犬子范安,有劳先生了。”
范健转身又看向范安:“这便是顾先生,顾先生满腹经纶,你要多和顾先生学习。绝不可惹顾先生生气!记住了吗?”
“孩儿谨记。”范安转身又向顾先生行礼:“学生范安,见过先生。”
客套了一番,顾先生便跟着范安回到小院,开始了教学。
顾先生本名顾文渊,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曾出过多位进士。精通经史子集,尤善诗词歌赋与书法。早年间曾中举人,后因家道中落,加上多次春闱不中,便寄情山水,周游各地,见识极其丰富。前些年回乡做了教书先生,教导出众多优秀子弟,在其家乡颇有名气。被范健请到京都,做了范安的先生。
“听司南伯说,小公子要参加今年的童子试。不知对这童子试可曾了解?”两人回到小院落座后,顾文渊问道。
“先生可以称呼我小安或者安儿都可,切莫叫我公子。”接着又说道:“我对算学倒是有过了解,诗词歌赋也只是读过一些,其他的还请先生教我。”
随后,顾文渊稍作了解,便开始了一天的授课。
顾文渊对经史子集绝对精通,而且授课旁征博引,甚至各地的人文风土也是张口就来。顾先生性格温和,授课幽默风趣。再加上范安也是天赋异禀,经常能够举一反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一天下来,范安的学习速度令顾文渊大吃一惊,心道:再这样下去,过些日子不得把我榨干啊!!
范安有着现代的的思想,有时在学习六书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顾先生也不生气,对待范安更多是鼓励是教育。这让范安一下就喜欢上这个老师了,学习起来也是也是态度端正,一丝不苟。
这也让顾文渊没少在范健面前夸赞,声称这是他教过的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
夸赞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没错,范健又摸着胡子乐得看不见眼睛了。对范安也是更加偏爱了。
就这样,范安在顾文渊的教导下快速的汲取着知识,有一种不把顾文渊掏空誓不罢休的架势。范安的学识储备也是突飞猛进,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