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翻转运动所需的时间涉及了微积分,此前高栋只是怀疑,现在结合邵小兵案判断凶手胆量和犯罪能力,高栋几乎可以肯定,凶手一定接受过大学教育,并且记得大学的微积分知识,身份可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工程师、学校老师这几类。
确认出凶手的身份类别并不够,茫茫人海,这三类人群在一个县里也数不清,不可能逐一调查。
对于胡海平案,关于那个铁皮和遥控装置依旧想不明白。
推下石板需要力道,遥控装置的体形不会小,那么装置会在哪儿?
装置是否被凶手事后拿走了?
不可能,高栋否定了这个想法。
因为凶手五楼涂玻璃胶,让警方误以为石板是从五楼掉下去的,多此一举的背后必然是要掩盖真正的证据。如果凶手犯罪后能够轻易地拿走装置,让警方知道石板是六楼掉下去的又如何,不还是抓不到他的把柄?
答案肯定是在六楼,但六楼仅留下墙角的一块奇怪铁皮,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呢?
高栋吐了口气,摇头不解。
从胡海平案子的调查来看,现在高栋掌握的线索只有凶手是个知识分子,并且有车。这是凶手的电瓶车在两个监控中间的路段消失的必要条件。
但光知道是个知识分子,有车,这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