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饭厅内,丫鬟们早已将席面布置妥当。正中一鼎蟹粉狮子头看着就工序繁杂,周遭环绕着松鼠鳜鱼、凤尾虾、炖生敲等地道金陵菜。
林黛玉随众姊妹在西侧落座,太太奶奶们则围坐在东侧的紫檀圆桌旁。满屋的婆子丫鬟皆屏息凝神,连裙角摩擦的窸窣声都几不可闻。
一架西洋玻璃炕屏将厅堂一分为二,红木边框上精雕着岁寒三友,半透明的屏面如笼着江南烟雨。
屏上浅绘的缠枝莲纹在烛光里若隐若现,将外间男客的身影滤成朦胧的剪影。
林黛玉虽未抬眼细看,却在众人寒暄声中,准确捕捉到兄长清朗的嗓音。
心思细腻的薛宝钗自然也发觉了,不由在心中琢磨,林家兄妹来此的用意。一个是贾母特意接来的,另一个
她想起前年林祈安客居贾府之时,那人从不光临姐妹们的诗会小宴,偶尔在园子中散步时撞见,也总是客气一句“薛姑娘”便翩然而去。
整个荣国府上下都唤自己“宝姑娘”、“宝姐姐”,就连林黛玉也会与自己说笑几句,偏偏那人总是透着几分客气疏离。
如今想来,这世间的亲疏远近,原就与权势浮沉息息相关。
谁人不知王家势头正盛?
刚才从正门进来时,透过轿帘,她早见着王府门前车马盈门,连递帖子的管家都穿着织金缎面的靴子。
薛宝钗垂眸轻抿一口雨花茶,茶香氤氲间思绪万千。
林家兄妹既能得长公主青眼,又岂是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年?不过是瞧着王家得势,少不得前来维系那拐着弯的亲戚情面罢了。
正思忖间,忽见杜夫人身边的嬷嬷借着布菜的功夫,俯身在王熙鸾耳边低语。
王熙鸾不情不愿的抬眼往屏风外看去,隐约瞧见个长身玉立的身影正与父亲对酌。虽瞧不真切眉目,但那执杯时衣袖翻卷如流云,倒让她眉间的不愤淡了三分。
只是转念又想,身为男子皮相再好又如何?
终究比不得她心心念念的睿王府那等天家气派。
倒是杜夫人离得更近些,透过缝隙就将屏风外的情形看得真切。
那少年一袭雨过天青色的杭绸直裰,执箸的手指骨节分明,与王子腾对答时从容不迫。这般风采,倒显得旁边规规矩矩的贾宝玉像个描金彩绘的瓷人儿。
“宝玉近年愈发稳重了。”王子腾嘴上夸着,实则他征战半生,最瞧不上这等娇养的公子哥。
贾政到也不会在亲家面前揭自家短,只谦逊道:“舅兄谬赞,他素来贪玩,心性未定。不过如今蒙国子监师长训诫,倒是长进了些,勉强在外周旋一二,日后还需历练。”
他对贾宝玉得北静王亲近之事,还是很乐见的。
世家子弟一样如此,纵然文不成武不就,但若在社交与庶务之上有一技之长,也是值得夸耀的。
贾宝玉见父亲今日面色和缓,便也松了心神,举着酒杯与王子腾寒暄。
众人推杯换盏间,倒也是一派和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