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祖上原是都太尉统制县伯,这伯爵的爵位传到王子腾父亲那一代便断了承袭。
其兄长早年以文职入仕,却始终碌碌无为。倒是王子腾得了先荣国公贾代善青眼,以军职起家,步步为营,最终从贾家手中接掌了京营节度使的要职。
昭明帝登基后,一场精心布局的军权更迭悄然展开。
当今圣上借王子腾之手,将神京城的兵权尽数收归,转交给了新贵永宁侯。王子腾识时务地主动放权,反而因功高升,从九省统制一路擢升至正二品的九省都检点,执掌九省军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殊不知这外放要职,正是昭明帝的帝王心术。既收回了京畿兵权,又借他之手逐步瓦解各地勋贵旧部。
以新虎吞噬旧狼,这一招虽险,却不得不为。
怨不得王熙鸾这般目中无人,以王家如今的权势,她确实够资格做亲王妃。
只可惜在这个时代,这深宅大院里的女眷,又有几人能窥视朝堂上那盘大棋?
王家培养女子,向来只为联姻之需。
圣上岂会容王子腾与睿王有所勾连?
细究原著后三十回蛛丝马迹,分明可见王子腾正一步步斩断与贾家的羁绊。那贾府昔日的提携之恩,他何曾顾忌?
毕竟书中明写,他最终将女儿许配的,可是新贵永宁侯之子。
至于薛家,不过是早年他用来笼络贾府旧部的棋子,待吸尽贾家最后一点价值,便弃如敝履。
王子腾心知肚明,自己的平步青云,全因早早向昭明帝投诚。
如今连家眷都迁来京城,更是明证。
高门联姻,向来讲究守望相助、知根知底、近水楼台。王子腾审时度势,那拐着弯的姻亲、清流典范的林家,自然成了上上之选。
且看这些年,两浙巡盐御史、长芦巡盐御史以及河东巡盐御史,一两年就换一茬。
唯独被称为“时天下盐课两淮最多”的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不仅稳如泰山,反而愈发得圣上器重。
除却盐政本职,还兼着对地方政务的督查干预之权。
因此,这场王家闺女回娘家的家宴,特意往林府送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