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皇长子

天子荣新元四年冬,腊月中旬。

关中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地银装素裹,本该是万物蛰伏的季节,长安城却被一场‘风暴’所席卷。

当然不是真的风暴。

而是一场舆论、学术,乃至思想为载体的学术风暴。

有人说,这场风暴源自于黄老学愈发式微,从而导致的其余诸子百家蠢蠢欲动。

也有人说,源自于刘荣过去几年的高频率‘实验’,将法家、儒家,乃至墨家三方心中,那朝向‘道’的方向的野望勾了出来。

众说纷纭,谁也没法说服谁。

但谁都不否认: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是源自未央宫椒房殿的一个‘大新闻’。

——天子刘荣的皇长子,降生了。

并非皇后曹氏所生,而是曹皇后所在的椒房宫滕妾:曹氏所生。

滕妾所生,而非皇后,便不是嫡长,乃庶长。

但朝堂内外,乃至于天下舆论,丝毫没有因为这个孩子并非嫡出、并非曹皇后所生,而生出哪怕半点的轻视。

有汉以来,为天下人所熟知的‘皇庶长子’很多。

有汉家开国之君:太祖高皇帝的庶长子刘肥,虽然一生碌碌无为,却也是大名鼎鼎的齐悼惠王,在后来太史公的《史记》当中,得了个‘齐悼特昌’的超高评价。

刘肥与其子孙后代,更是被列入了‘齐悼惠王世家’,虽非帝王专属的本纪,却也是汉家宗亲诸侯少有的,能整个家族被列入‘世家’的个例。

有‘汉二世’:孝惠皇帝刘盈的庶长子,汉前少帝刘恭,虽然小小年纪死在吕太后之手,却也在青史之上,留下了‘吾未壮,壮即为变’的慷慨雄壮。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指着吕太后的鼻子臭骂,并丢下一句‘长大了就收拾你’的。

自然,还有太宗孝文皇帝的庶长子,先孝景皇帝刘启;

以及:先孝景皇帝的庶长子:当今刘荣!

掰着指头算下来,汉家自立国至今,凡六十余载;

历经太祖刘邦、孝惠刘盈、前少刘恭、后少刘弘、太宗刘恒、孝景刘启,以及当今刘荣七代帝王。

七代帝王,六次传承,居然只有孝惠皇帝刘盈,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

庶长子却有前少帝、先孝景帝,以及当今三位!

剩余两次,一次是前少帝被吕太后幼杀,其四弟为吕太后扶立,是为后少帝;

一次是诸侯大臣共诛诸吕,后少帝被归为‘非孝惠子’,离奇死于长安街头,以其四叔: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是为太宗孝文皇帝。

六次皇位传承,一次是嫡长子,三次是庶长子,剩下两次都是旁支代嫡。

任是谁,都不可能在这‘血淋淋’的生活先例面前,小看汉家的任何一位皇庶长子。

当然,毕竟不是皇嫡长子,舆论的反应还算可控。

原本可控。

如果没有近段时日,愈演愈烈的‘各家纷争’的话,原本是可控的……

·

·

·

·

未央宫,椒房殿侧殿。

经过大半个晚上的忙碌,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椒房殿内,才总算响起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喊声。

只是整座椒房殿内,除了那嚎哭不止的婴儿,便再也找不到第二张哭丧着的脸庞。

——所有人都在笑!

接生的老宫女,值守的老太医,于侧殿进进出出的宦官、婢女们,脸上无不带着由衷的喜悦。

甚至就连产榻上,才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良人曹氏,以及始终陪伴左右的皇后曹淑,都笑弯了眼角。

曹良人额前挂汗,面色惨白,却也带着慈祥的笑容,侧头望向襁褓中的婴孩。

作为皇后的曹淑,更是不见丝毫不愉,眉开眼笑的将婴儿抱在怀中,目光中更充满了慈爱。

不多时,随着一声嘹亮的唱喏声,刘荣面带微笑步入侧殿,惹得殿内众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就连众人见礼时的唱喏词,刘荣都能听出怎都压不下的欢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