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行的风气太烂了,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要进来揾钱,电影不是没有门槛的行业。
当演员吧,这些人毫无演技,根本不懂表演,可偏偏派头十足,一出来就像好莱坞明星一样,前面三个后面四个地围着他,什么都没有,只有架子,我有时候都替他们感到害臊,怎么好意思。
电影演员再这么下去,不可能有什么好电影,他们根本不懂也不努力。现在年轻演员都讲片酬排场,哪像梁朝韦、刘青芸、刘德桦年轻时候,辛辛苦苦每天演十六七个小时,薪酬也不多,但真的用心在做电影。
还有当导演的,导戏又完全没有技术可言,拍的影片比MV都不如,《小时代》这种PPT式的烂片,居然能拿下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新人导演,简直滑稽,我看魔都电影奖趁早倒闭算了,少特么给中国电影丢人。”
“噗!”年轻演员陆远见他滔滔不绝,起开一瓶青岛,给他续上。
原本这届魔都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新人导演,《后会无期》同样有资格争取。
在他拍摄《悬崖》期间,韩含在群里征求过大家的意见。
但他和宁昊一致认为没必要,质量上乘拿奖无可厚非,《后会无期》虽说不是那么烂,可平心而论,没到拿奖的程度。
拿奖必被骂,不差那点话题度。
所以最终《后会无期》没参选,《小时代》独揽骂名。
这也是郭敬名引起演艺圈众怒的一个主要原因,拿了不该拿的奖,德不配位。
“咕噜。”杜琪峰举杯,一饮而尽。
陆远就劝他:“杜导,火气小点,谁第一次当导演能那么完美,重要的是结果,有人笑到最后能成大导演,有些不行的自己中途就会跑掉。”
“陆老板又赚着大钱了,当然没火气。”杜琪峰夹了筷子泡藕带炒鸡胗,酸了吧唧。
眼红《后会无期》票房的人很多,批评陆远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攻击群星计划商业气息太浓重,只投资商业片。
陆远不搭话,视线转向窗外。
恰好有一辆公交驶过,侧面挂着张海报,三个中国青年蹲在美国时代广场,顶上硕大的五个字《中国合伙人》。
他将视线收回,岔开话题,问:“这次你们真不打算跑电影院?”
跑影院,一直是电影宣传惯例,可《盲探》的宣传,主创跑的极少。
杜琪峰气定神闲道:“如果跑影院才有观众,那是什么电影?跑戏院好像把电影变成一个生意。”
“戏院好好放映,我们好好拍电影就行。我去电影院走次,打一个招呼,对白都差不多,跟人肉录音机没两样。”
“我建议你也别跑,用影片的质量说话,等上映一个月后,我们再坐下来和观众好好谈戏。”
陆远瞥了他一眼。
基于《超时空》《泰囧》等电影的成功,影迷对他持信任态度。
普遍认为,有陆远出演的影片,质量都不差。
因而,他主演的影片不再需要如以前那般,刻意的制造话题。
有观影需求的用户,只要刷到《中国合伙人》即将上映的消息,或者在电影院看到《中国合伙人》的海报,就会产生倾向性。
这和小荧幕建立个人品牌化,是一个道理。
所以从去年开始,他主演的电影就不再刻意炒作,影视营销回归内容营销。
营销《新世界》是个意外,影片被举报,是被逼无奈。
但不刻意营销,不意味着不需要宣传,要适度,不宣传不推广是对好片的不负责任。
在陆远想来,杜琪峰能说出这句话,良心大大的坏。
杜琪峰和他对视,眼神微不可查地躲闪了一瞬。
他是有私心的,《盲探》的主演是刘德桦,香江老牌天王。
可论市场号召力,真的比不上陆远,而论营销,业内谁不清楚远方传媒的宣传总监张伯文是个狠茬子,战功赫赫。
怎么办呢,干脆大家都别卖力宣传了,老老实实地比拼质量,这方面他有底气。
可惜陆远懒得搭理他。
陆远和陈可辛等人会合后,只跑了三天的宣传。
随后一同返京,为电影首映礼做准备。
张伯文和光线的宣传团队在做计划时,首先对宣传定位做出修改。
把过去定位的“商战片”更改为“青春怀旧片”,受众瞄准年轻群体,以及高校学子。
并决定《中国合伙人》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首映礼。
7月8号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