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媒体泛滥,造谣陆远的都有不少,他虽能报警,但也只是针对知名媒体机构。
面对那些游击式的无良小报和自由撰稿人,他们搂一枪就走,压根告不完。
你告也不是,不告也不是。
因为只要回复了,对方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变现就简单很多。
这既是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也是其阴暗面,所以最明智的做法,置之不理。
陆远继续刷着微博,《富春山》9日电影上映,打响了暑期档第一炮。
首映当天早上,微博上便涌现出一股汹涌的差评洪流,言辞犀利,用词露骨。
网友纷纷吐槽,怒斥这是一部绝世大烂片,直称《富春》刷新烂片底线。
在影迷聚集的豆瓣和时光网,该片评分只有3.4分,堪称今年最低。
骂声四起,愈演愈烈,整个网络被一股对《富春山》的批判浪潮所席卷。
面对各种指责怒骂,导演孙健君在微博上表示欢迎公众吐槽,自己全盘皆下,淡定的让人怀疑。
诡异的是,该片公映首日票房超4600万元,第二天票房过亿随后几日,票房持续攀升,各大院线的排片率也随之水涨船高,最高时竟达到了37%。
陆远不由想起前两天,张伯文在群里的豪言壮语。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若想大卖,必须具备话题性。而这个话题性,实际上就是指能不能引来口水,口水能点燃观众的热情,提升影片的知名度,为其带来更为持久的关注。”
“烂片又如何?如果我来营销《富春山》,我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大肆炒作这部电影是华语电影史上最烂的大片,炒得全网皆知。负面话题同样能带来热度,观众会好奇到底有多烂,最终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进影院一探究竟。”
“一切的营销都是人性营销,而最高境界的营销,就是诱导人性、满足人性!”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富春山》背后的宣传团队,显然与张伯文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在陆远看来,张伯文虽是营销好手,却过于功利,为营销而营销。
对于市场而言,这是透支影迷对中国电影的信任。
烂片炒作或许能短暂获利,导演的名声却会因此受损,观众将不再信任他,除非他彻底告别影坛。
若选择继续在这个行业混迹,一部烂片所消耗的观众信任,需要用4-5部佳作来弥补。
对于主演而言,亦是如此。
陆远断言,7月和《中国合伙人》打擂台,由刘德桦主演,杜琪峰执导的《盲探》,票房势必受到影响。
甚至,张伯文可能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咚咚咚,老大,我进来啦。”郑芊在外头喊。
“下场戏开始了吗?”
“不是。”郑芊上了车,摇摇头:“邓朝带了个人来探班。”
“邓朝?”陆远疑惑:“他来干什么。”
“我没问,他也没说。”
房车不远处,俞白梅和邓朝肩并肩站着。
“朝,你觉得他会投资么?”
邓超侧目,眼神复杂,却只是沉默以对。
如果有得选,邓朝不会找陆远来拉投资,远方传媒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或许是自尊心在作祟,尽管邓朝内心已承认,陆远现今的成就,自己望尘莫及,但心中就是不甘、不情愿。
昔日对手,今朝却需上门求资,他很难弯下这个腰。
所以《边境》庆功宴结束后。
他和俞白梅分头跑,奔波于各大影视公司之间。
遗憾的是,鲜有人愿意押注在他这个由演员转型的新晋导演身上。
这些年,转型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除了陆远、徐铮、赵燕子之外,还有谁?
光线的王常田虽有意,可也顾虑重重。
邓朝和光线合作过《画壁》《四大名捕》,年底还有一部《四大名捕2》。
但王常田觉得他虽演技可圈可点,可这几年没有什么票房爆款,缺乏经典角色,累计票房不足5亿,号召力明显不足。
因此,他的态度模棱两可,即便投资,估计要求众多。
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
最终,在孙丽的劝说下,邓朝才下定决心,找上陆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