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白话仙佛奇踪 洪应明 3109 字 7个月前

【原文】张果隐于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得长生秘术。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折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喷之,复成驴

唐太宗高宗征之,不起。武后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时方炎暑,须臾臭烂生虫,于是则天信其死矣。后有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开元二十三年,明皇诏通事舍人裴昭驰驿于恒州迎之。果到东京,于集贤院①安置,备加礼敬。帝问神仙,不答,善息气,累日不食,数饮酒。上赐之酒,辞曰:“小臣饮不过二升,有一弟子可饮一斗。”明皇喜,令召之。俄顷一小道士自殿檐飞下,年可十五六,美姿容,步趣闲雅。明皇命坐。果曰:“弟子当侍立。”明皇愈喜,赐酒,饮及一小斗,果徉曰:“不可更赐,过度。”明皇因逼赐之。醉酒从顶上涌出,冠冲落地忽化为金杯,上及嫔御皆惊笑。视之失道士矣。但金杯在地,验之,乃集贤院中杯也。杯仅贮一斗酒。帝谓高力士②曰:“吾闻饮堇③而无苦者,奇士也。”时天寒,因取以饮。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乃寝。顷视齿焦缩,顾左右取如意击堕之,藏带中。出药传之良久,齿复出,粲然如玉。上狩咸阳,获一大鹿,将令大官烹之。果曰:“此仙鹿也,已满千岁,昔汉武帝元狩五年,臣鲁侍从畋于上林,获此鹿,乃放之。”上曰:“鹿多矣,时迁代变岂常存乎?”果曰:“武帝放之时以铜牌志于左角下。”遂命验之,果有铜牌,二寸许,但文字凋落耳。上问叶法善④曰:“果何人也。”答曰:“臣知之,然臣言之即死,故不敢言。若陛下能免冠跣足救臣,臣方敢言。”上许之。法善曰:“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未绝七窍流血,僵仆于地。上遽诣果所,免冠跣足自称其罪。果徐曰:“此儿多口过,不罚之恐泄天地之机耳。”上复哀恳久之。果以水喷其面,法善即时复生。帝益重之,诏图形集贤院,号“通玄先生。”果屡陈老病,乞归恒州,天宝初,明皇遣使征果,果闻辄卒。弟子葬之,后发棺但空棺而已

帝立栖霞观祀之

【注释】①集贤院:官署名。唐代设置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管理院务、秘书、图藉等事

②高力士:唐玄宗时的大宦官,曾辅佐玄宗登上皇位

③堇:药名,即鸟头,有毒

④叶法善:唐代道士,字道元。从其曾祖起三代皆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

何仙姑但服云母,不食五谷何仙姑是广州府增城县何泰家的女儿。出生时头上生有六根毛发。十四、五岁时,她梦见神仙教导她说,只要吞服云母粉,就能变得身轻如燕,生长不死。何仙姑照着神仙的话去做,服了云母粉,并发誓一辈子不嫁人

她经常出没于山林幽谷,行走起来象飞行一样快。每日早上出去,晚上则带回山上的野果回到家中,给她母亲食用。以后,何仙姑便不食五谷,以求得道成仙

武则天曾派使臣召何仙姑,入朝途中不知所去。景龙年间(唐高宗年号)某日白昼,何仙姑修道成仙,飞升登天。天宝(唐玄宗年号)九年,又出现麻姑坛的五色云中。大历(唐代宗年号)年间又出现在广州府小石楼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