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站队(一)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是何意?别告诉宋某,你听不出来。其语出辄崛强,岂能甘为人下。不久前刚递来的国书,各位大夫想必都是看了的。此人若为金帝,还能有安稳日子否?别人辽国反应多快,一月前就通知咱们萧太后入京,我们呢?小股势力犯边追百里,我追你娘的个头,要开打了你知不知道?清不清楚?嗯?一群废物东西,你们这些昏官当的真是舒服,两片嘴一开,捧得陛下乐开怀。三张嘴一合,使得将士骨难埋。”

“宋某虽不太懂用兵,可也知早作打算的道理。您几位自觉读了几年书,便能与昔日那些胡乱指挥的宦官无异?”

“陛下。微臣宋文丰恳请陛下早作防范,万不可掉以轻心。”

“臣兵部侍郎附议。”

“臣工部侍郎附议。”

“臣礼部侍郎附议。”

“臣……”

六部之中除刑部外,其余五部的侍郎纷纷站出队列附议,全因一名无品无阶的布衣举人所言,可谓是朝堂中一奇景。

如今三省合一,除中书省外的尚书、门下二省大多不再和本身的职事相关,省下官员多为寄禄官衔,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三省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但从不委任,次级长官左、右仆射改名为左、右丞相依例兼枢密使。因而有不少人偷偷地看向虞相,猜测着最高长官的心意。

“臣皇城司点检附议。”传说中的特务机关,也表明了态度。显然最近收到了不少回报,金国方面动作频频。

“臣陈应求附议。”出言之人乃右丞相,姓陈字应求,三十七岁中进士。后世有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之称。

闻此言后,陈锡这个中书省下无实权的谏议大夫面如土灰。先前附议他追百里之人后悔不迭,原以为凭着陈大夫当年上书武帝的拥立太子之功,便可讨得陛下欢心,谁曾想今日站错了队伍,大冬天里汗从背脊上流下。

冰至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