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汉忠良

众人面面相觑,全都沉默下来,他们虽都是可信之人,有忠君报国之心,但没有人能胜任此事。

荀彧叹道:“晋有程婴救孤,奈何我巍巍大汉,竟无一人能为君分忧!”

“哈哈哈,何谓无人乎?”就在此时,内堂之中忽然传来一声大笑。

荀彧脸色大变,惊呼道:“何人在房中。”

荀谌忙道:“此乃元常派来洛阳议事之人,姓魏名讽,字子京,济阴人氏,正在屋内歇息。”

“原来是长安来人!”听说是钟繇举荐的人,荀彧松了一口气。

只见门口出现一人,二十上下,长身玉立,微微扬着下巴,眉宇之间透着一股桀骜之色。

荀彧不由眼前一亮,上前几步问道:“阁下何出此言?”

魏讽傲然一笑,抱拳道:“明公谓大汉无人为君分忧,不才斗胆想试一试,不知均意如何?”

荀彧难得露出激动之色,忙问道:“先生甘愿冒险?”

魏讽大笑道:“某受钟先生举荐提携,自当忠心报国,若不愿冒险,又如何能来洛阳?”

“原来元常派你来,早有用意!”荀彧看到魏讽身形与献帝相似,猛然醒悟,拍手叹道:“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如此劳神费心?”

魏讽走下台阶,向荀彧躬身道:“太史公有云: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在下愿为国尽忠,保大汉江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还望明公成全。”

荀彧急忙扶起魏讽,仰天叹道:“前有何颙、郑泰、王允,后有董承、种辑、吴子兰等,今有诸位,皆汉之忠良也……”

说到这里,荀彧忽然撩袍跪倒,抱拳道:“我为陛下及大汉,谢过诸位!”

众人/大惊,也都纷纷跪地,所有人齐齐跪在庭院之中,对着湛蓝的天空盟誓,一片丹心日月可鉴。

此时献帝正默然站在宫门后的阴影之下,望着外面明媚的阳光,眼神暗淡,神情木然。

这朗朗乾坤之下,他竟看不到一丝光明。

黄琬病逝,杨彪隐退,如同斩掉他的两臂膀,再也没有可信之人能够商议大事,成了任人摆弄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