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比率

天罪:暗幕追凶 炉包 2183 字 8个月前

他刚才还懊恼不能喝酒,可转眼一想,这不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地送陈曦回家么?说不定可以趁机来个表白?

“先吃点,边吃边聊。”

雷昀也没法再说什么,指了指桌上的饭菜,岔开话题。

“你先说下案情,不方便说的内容就略过。”林雯朝他点点头。

她知道其实也没啥共同话题可聊,搞不好又会闹尴尬,还不如直接说案子的事,这样雷昀就可以自在许多。

“也好,基本情况是这样......”

雷昀把系列案子简要说了一遍,特意重点说了跟抑郁症疑似关联的案情部分。

陈曦向林雯举杯示意,点点头说:“那些自杀案件死者之前都多少有抑郁症倾向,姓氏首字母组成‘GOD’这一单词,而且一队、二队那边也是同样情况,所以我跟雷昀怀疑这并不是巧合。”

“割喉案受害者孙运亮的儿子因重病而患有抑郁症;福寿小区‘自残’致死案死者张泽明生前长期处于压抑、自闭状态,明显有抑郁症倾向;凌迟案受害者桑郎峰囚禁一年轻女子生子,其后该女子患有产后忧郁症而把婴儿杀死,而后他因丧子之痛而开始有抑郁症倾向。”

雷昀闷了半杯酒,接过话茬说道:“对,这些案子无论是自杀案还是他杀案,都看似与抑郁症有所关联,所以......”

他停顿下来,看向林雯。

“抑郁症在西方被成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资料,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在3%—5%,顺便说一下川海这边,据调查大约在8%左右的比率,按川海900万人口基数来换算,很惊人的数字。”林雯点点头。

“当然,这其中包含轻度以及潜在的患者,不能简单地直接换算,而且抑郁症虽然属于精神疾病但并不能粗暴地与神经病、暴力倾向等划等号。”她补充说道。

雷昀与陈曦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林雯摇摇头,微叹了口气:“但目前形式并不乐观,全国地市级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因为出于患者本身隐瞒、不在意以及医生主观识别方面的限制等,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被忽视,对,他自身也会对此忽视,不仅是医生、他身边的人。”

“而且,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仅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心理、药物治疗,甚至有报告说这个比率仅有5%,95%的患者则选择忍或者跟亲友倾诉,70—80%的患者甚至不清楚有没有可以心理治疗的机构、个人。”

“所以林姐你就从事了这一行?”庞伟嘴里塞着饺子,嘟囔插了一句。

林雯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做解释,而后看向雷昀与陈曦:“对抑郁症患者,周围的人群大多会不以为意、冷漠,回避甚至于嘲笑,更可怕的是,据统计大约40%的人会把精神疾病与犯罪、危险联系起来,但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并不比一般人群更具有暴力倾向,实际上,他们更容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是,”雷昀点点头,而后解释说道:“别误会,我们尝试着将抑郁症与案件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他们可能是受害者,当然,在过程中他们也可能是加害者。”

林雯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并没有误解,我这么说是出于另一方面的考虑。”

“你是说......”雷昀目光一凝。

“对,你们应该考虑、怀疑过被操控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凶杀案。”林雯点点头。

“是。”陈曦点头回应。

“先说自杀,”林雯呼了口气,跟陈曦举杯示意而后抿了口酒,“据资料显示,存疑,仅供参考,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在这些自杀的人群中,患抑郁症的占了60%~70%,我前面提到过,抑郁症患者有机会得到专业治疗的患者比例却非常低,而且患病比例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