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还忙着做饭,给小两口送来茶水说了几句话就又离开了。
郑氏虽然出生于县城,但她对乡村生活并不陌生。
每年只有少数几次回到婆家,她与婆婆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相互尊重和客气的态度,使得她们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可言。
尽管如此,郑氏仍然尽力做好自己作为媳妇的责任,帮忙做饭、照顾家人等家务事也不在话下。
孟氏心疼儿媳妇,人家至少也是商户家的小姐,来她们这乡下还要烧火做饭,也担心她觉得委屈,所以孟氏应该没有让斥候的想法。
李子余正坐在凳子上,捧着一块热乎乎、香喷喷的烤红薯吃得不亦乐乎,听到奶奶说姑姑和姑父来了,连忙把剩下的红薯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嚼了几下,囫囵吞下后,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水缸边,舀起一瓢水,胡乱抹了两把脸,然后转身冲出灶间跑出来。
“姑姑,姑父,新年好!”李子余笑嘻嘻地,一边跑进门,一边向两人打招呼。
杜若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心中满是欢喜,赶忙招手示意他过来。“来,让姑姑看看。”她拉着李子余走到炕沿坐下,仔细端详起来。
李子余是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皮肤白净,长得胖乎乎的,模样十分好看。
杜若对这个便宜侄子甚是喜爱,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圆滚滚的脸蛋。“子余,你太可爱了。”
李子余也顺口回道:“姑姑也好看。”
杜若从袖口摸索出一个用红色纸封好的红包,递给李子余:“这个是姑姑姑父给你的新年红包,祝你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李子余似乎已经习惯了收红包,毫不犹豫地接过来,满脸笑容地向姑姑道谢。“谢谢姑姑,姑父。”
同样是收红包这件事,杜若不禁想起了昨天的情景。当时,她给自家的三个侄子送红包时,他们看着红包竟然一个个的都不知所措。
这让杜若意识到,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
看着李子余,杜若决定要说服大哥二哥送三个孩子去学堂念书,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出坚强、自信的品格。
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男子汉,拥有男孩子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