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穿进了康熙朝33

想不明白,宜修也就摇头笑笑,过往云烟无须太在意,她今生有她自己的目标。

宜修的妃位,众人说嫉妒也嫉妒,但真没嫉妒的资本,谁让人家有皇上唯一的阿哥呢。

其他人也都得到了晋封,但都是嫔位。

也是在此时,皇上给后宫的位分做了详细的规定。

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七人。

贵人以下不限,还有常在、答应和官司女子等位分。

庶妃也没有明确的被取消,只不过不在品级内,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位分。

这次的大封,妃位只有宜修一人,与她育有阿哥有关,也少不得她父兄多次立功的表现。

七嫔之首是安嫔李氏,原因无非是她母族的血统够尊贵,嫡祖母可是努尔哈赤的孙女。

家世虽比不得钮钴禄、赫舍里和佟佳氏,但稳居嫔位之首还是够的。

下一个是敬嫔王佳氏,也是凭借出身封的嫔。

阿玛是护军参领,正三品的官职。

只不过,之后再没被晋封过,身份信息还失去了记载。

接着是端嫔董氏,她是包衣出身,生下过二皇女。

当初是在人事宫女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早期可是宠妃那一挂的。

公主早夭后就再没生育过,恩宠也大不如前,以后也没再被晋封过。

荣嫔马佳氏,同样是包衣出身,也是凭借生的多才被晋封,可如今却一个都没养住。

惠嫔那拉氏,亦是包衣出身,晋封同样是因为她生过阿哥。

宜嫔郭络罗氏,包衣出身,能赶上这次晋封,一半是阿玛的官当的不错,她自己本身也还算受宠。

最后一位是僖嫔赫舍里氏,但她与仁孝皇后不是一家,也是宫女小选进的宫。

恩宠还算拔尖,算是矮子里面拔大个给拔出来的吧。

再说,有了这一层关系,想来僖嫔的家里也会自动靠上一等公索额图的。

这样也能让赫舍里一族的面上好看些,就算没了皇后,宫里依然有赫舍里家的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