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讲学

第二百八十章 讲学

张弘景被打击得不轻,他发现李安然干的事儿,跟朝廷有很大区别。

后来他了解到,郡守府的职能也跟之前差别很大。

比如以前郡守府几乎管理整个州郡的所有事物。

虽然财政刑狱分别由提刑使司与转运使司负责,但其他事情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李安然这个郡守府,只能管理民政。

而民政下面又详细划分,民政、交通、经贸、农业等。

像是抓捕缉盗,被单独划分出去,由巡捕房管理,巡捕房与郡守竟然是独立的.

而审理案件的权利,郡守居然也没有,甚至他都不能干预审理。

这完全是另外一套系统。

张弘景觉得,李安然这是瞎搞,这样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推广全国,否则要出大乱子.

这么多官员要养,百姓得交多少税?

然而这件事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编写教材。

那日,李安然把蒋师卿、张弘景都召来告诉他们,要编写一套教材,小学的.

今后长安与蜀州等地的孩子都学习这套。

算是启蒙读物。

只不过划分的非常详细,语文算学地理历史绘画。

张弘景非常好奇,蒙学为何还要有绘画呢?

之前从来没有过。

而且他也不知道小学蒙学该如何写。

李安然交代他们:“现在蜀州有二十一座小学,长安城明年也会建成二十座小学,五年要扩张到一百座。”

“也就是说,你们编写的书籍要在这么多小学中使用。”

张弘景道:“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建学校?”

“税收啊。不然我跟他们吵了那么多天是做什么?”

张弘景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他觉得朝廷也该这么做,读书人多了后,朝廷选材范围不是更广了吗?

起初他们都认为这是好事,蒋师卿甚至还改变了对李安然的看法,不过当他们看到教材后,都炸了。

语文教材中,学的并不是先人的经典,而是各种文章都有,连登徒子好 色赋这玩意都有。

这也就算了,关键问题是,书中对儒家经典并不感冒。

只节选了一点孔子论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