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风大,昨日挖的笋还没处理。
吃完饭,杨凤兰就开始处理笋子。
对半切开,再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用盐水煮上两刻钟,然后沥干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
晒好的笋干,用袋子装起来,留着深冬吃。
弄完笋天已经黑了,树番茄只能留着明日处理,做成树番茄酱,用于拌饭拌面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几天后,先前做的绿豆芽都发出来了。
饭桌上,又多了一碗炒豆芽。
一开始,女人孩子不敢下悬崖,下过几次后,胆子渐渐大了,经常约着出去找野菜,还需要再囤点菜干。
渐渐地,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找到的野菜也越来越多。
每天只有吃不完的,没有不够吃的。
萧远山去过竹林,挖了两天只挖到几根可怜的笋,便直接叫上杨凤兰,他认为,她一定是有什么找笋子的诀窍。
萧远山还在竹林里找到一窝竹鼠,当晚回去就下锅炖了。
没有辣椒,就蘸树番茄酱,味蕾上多一重刺激体验,渐渐地,没有蘸水,大家都说吃饭不香了。
周景义直接去摘了很多树番茄回来,安排杨凤兰再做点番茄酱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