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五六年时间,几乎没休过长假,总是一本书写完甚至还没写完时,下一本新书就写好开头准备无缝衔接了,由于我没存稿的恶习,甚至大年夜也都在码字,365天至少有355天在码字,每年只有十天休息,往往还是有迫不得已的要紧事或者累的感觉快猝死时才歇一下。
搞得这么疲于奔命,我认为主要两点原因,一是能力确实太差,二是习惯更差。
能力差在两方面,写作能力和心态上。
写书需要积淀,上千本书和上千部电影是一个积淀及格线,但我远远不够,肚子里墨水太少,写东西就分外困难,其他作者文思泉涌下笔千言,我却只能搜肠刮肚一点点的憋,同样的工作要花三四倍的时间搞定,怎能不累?
心态上不够从容,也不够冷静,总是被纷乱的思绪和无用的情绪干扰,难以专注进入心流,其实写作行业这一点特别明显,太多太多扑街作者输在性格缺陷上,必须努力打磨自己的心态,达到一定境界,才能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当年伟人年轻时为了锻炼自己的静心能力,特意跑到城门洞小贩叫卖的喧嚣之地读书,我试过模仿,找嘈杂的环境看书练静心专注,最后发现伟人不是白叫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实操起来不是一般的难,长时间静心专注极耗体力,而我的体力太差了,生理疲惫会导致心理涣散,接下来我要开始锻炼,在身强体壮的基础上重新打磨心态。
习惯差是更直接也更好改的原因,有两项习惯我需要建立起来,列大纲和留存稿。
以前我自信完全不需要大纲这种东西,大纲的条条框框只能阻碍灵感迸发,这本学霸让我意识到大错特错,想保持状态,保持写几百万字不崩,必须要有精密的大纲辅助,否则能把自己累死。
不留存稿更是顶级恶习,前段时间参加作家活动,别的老作者们手握十余万存稿,晚上活动结束互相约饭,惬意地谈笑风生,我却只能狼狈地回酒店房间赶稿,感觉自己蠢的没边,为什么就不留存稿呢?
大纲,存稿,下本书我一定要留出这两样。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知道一种简简单单的习惯是对的,做到却比登天还难,非得剥皮抽筋痛不欲生,才能学会长进,我厌恶自己的这种状态。
这两年慢慢悟到不少新的写作技术,休假期间我尽可能沉淀总结一下,下一本书我希望能比学霸更精彩,学霸的一些缺陷还是很明显的,争取改掉。
我也在考虑换号换笔名,回顾回顾以前的书,感觉粪的要命,学霸感觉也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总觉得拿不出手,或许我该换个笔名,直接以技艺更成熟的崭新姿态开始证道之路?
换笔名的想法是前段时间参加作家活动萌生的,头一次参加那么高规格的场合,吓得我浑身冒汗,尤其桌上摆着名牌,我滥竽充数坐在一众超级大佬身边,摄像机咔咔拍摄的时候,就更加汗流浃背了,幸好活动过程是闭门不公开的,现场照片并没有出现在新闻上或直播里,让我不至于吓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