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刘焉请置州牧

现下又因郤俭的事情惹得他大为恼怒,加上朝堂内又有人提及,便令众人商议设置州牧以及选调人选。

不过对于这事儿,灵帝表现的足够谨慎,并未立即将大汉十三州尽数安排州牧,而是示意朝堂内诸人商议,先选几个地方尝试一番,要是好了就可以继续推行,要是不好的话,便立即废止。

朝臣们对于州牧之事呈两极化观点:诸如刘焉等无心在朝堂内的人对此极为上心,极力支持州牧的推行。

而对于袁、杨等在朝中势力极大的人却表现的并不热心,州牧再厉害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朝廷一条命令说免就给你免了。

不过既然皇帝有命,他们自然也要参与讨论,最终众人暂定益州、幽州、豫州以及凉州四州施行州牧之策。

益州因为郤俭的问题受到皇帝的关注,所以自然要派过去一人担任州牧,顺便解决郤俭的问题。

幽州正有张纯、张举叛乱,正符合朝廷设立州牧的初衷,所以也得派出一人担任州牧。

至于豫州,因为距离京城洛阳足够近,正好就近观察州牧治政的好坏,所以也正好可以派出一人担任。

最后是凉州,因为地处边鄙,刚刚经过叛乱不说,州内多羌胡,就连北地郡现在还在胡人手里,自然也需要一个州牧镇压当地。

商议了地方之后,就得推荐人了,就在一系列的交换和妥协之下,四州的州牧被选了出来,呈报给了灵帝,他们分别是:

太常刘焉,拟任益州牧。

宗正刘虞,拟任幽州牧。

太仆黄婉,拟任豫州牧。

破虏将军董卓,拟任凉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