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傅燮初来汉阳郡任太守的时候,便广施仁义,体恤百姓,并且曾经亲自到叛乱的羌人部落去劝说他们放下武器。
那些个反叛的羌人们居然有不少被傅燮感动,前来汉阳郡归降。傅燮见状,就在城外广开屯田,列置了大小四十多个营地,得到郡内百姓以及归降的羌人们的一致爱戴。
然而耿鄙信重治中从事程球,执意带兵处站,傅燮见实在无法劝阻耿鄙,就尽了自家最大努力,说动不少来降的羌人叛军加入到郡兵之中,一起帮助耿鄙对付韩遂的叛军。
虽然早就预料到耿鄙此行不会太过顺利,但他却实在没想到耿鄙居然玩儿砸了,自身被杀不说,还连带着近六万郡兵尽数投降了叛军。
现在这些叛军就在王国的带领下,已经兵临冀县城下。
因为支援耿鄙的缘故,此时冀县城内可以说是兵少粮尽,可战之兵不足两千人,其中一多半都是临时凑出来的壮勇,其他剩下的也是之前耿鄙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都劝傅燮投降,先保住有用之身,然后在寻出头之日。但是傅燮却是严辞拒绝了,他认为自家身为汉阳郡的太守,不该因为爱惜自家的生命就抛掉身为官员的操行。
王国使人前来劝降,但却被傅燮直接令人打了出去。
王国见状大怒,便准备使人攻城,不想却引得之前收拢的投降的郡兵的反对,他们之前受到傅燮的恩惠,自然不愿意看到傅燮被杀死,请求王国让他们去劝说傅燮投降。
王国心中本是不愿,但是这些郡兵的兵力足足占据了他麾下总兵力的一半儿,为了防止造成兵变,不得不答应下来。
不过也和这些投降的郡兵约定,若是傅燮愿意走,那他可以放过傅燮,但若是傅燮不愿意走,他希望到时候这些投降的郡兵们不要阻拦自家杀他。
投降的郡兵们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毕竟他们去劝说傅燮,也算是还了恩义。若是傅燮不听,他们自然不好阻止王国杀人,毕竟现下王国是他们的首领,他们的身份也不是原来的汉家郡兵,而是不满朝廷中有奸贼,准备清君侧的义军。
投降的郡兵们遂到城外跪下请求傅燮离开,同时表示他们愿意护送傅燮离开凉州,回转朝廷。
傅燮的儿子傅干见状,知晓自家父亲性格刚烈,恐怕不但不会接受那些投降的郡兵的建议,反而会因此责骂呵斥他们。
故而便先在傅燮开口之前劝说道:“父亲,当今天下,皇帝昏庸,宦官当道,父亲您虽有一番拳拳报国之心,但换来的却是被朝廷所逼迫,所不容。”
“如今凉州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叛军所控制,我们无法抵挡,不如就依照这些人的建议,暂时先回转乡中,比照当初对付太平道的黄巾贼的模样,在乡中募集勇士,等有道之人出世,我们再来随他拯救天下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