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泽等人方一回转军营,便见一个吏员正焦急等在那里,一见秦泽回转,立即大喜上前:
“秦校尉,总算等到你了,若是再不见你,某恐怕就要请军中发兵寻找了。”
秦泽识得这人,正是负责为这处用来安置报道军官军营的后勤官,当即笑了笑道:
“孙从事寻某何事啊?”
那孙从事忙道:“秦校尉,中军大帐传下皇甫将军的命令,已经为各个前来报道的校尉安排了兵卒,其他校尉都已经转到各营带兵去了,营中就剩你一个啦!”
“哦,军中效率倒是蛮快的。”秦泽闻言不由愣了一下。
说实话,这事儿他还真是有些惊讶,毕竟朝廷办事儿,拖沓那是在正常不过,不然他也不会带骑兵出营游荡。
没想到这才报道不到十天,军中已经将职司安排好了,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想到这里秦泽又笑了笑问道:“这营中的所有校尉都是安排带兵吗?”
“不错,”孙从事忙道:“传令的人一时等不到你,就给某留了消息,称你要是回来,可先去扬武都尉陶谦处领取虎符,到时自有人带你去兵卒所在的营地。”
“扬武都尉陶谦?可是字恭祖?”
秦泽听得陶谦的名字不由再度愣了愣,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啊,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得确认一下,毕竟这个时代同名同姓的人不在少数。
“不错,怎么,秦校尉也识得陶都尉?”孙从事顿时一脸羡慕道:“这位可是深受皇甫将军器重,若是秦校尉识得他,日后在军中就没有什么关碍了。”
秦泽笑了笑道:“我识得他,他未必识得我!”
说罢问清了陶谦这个扬武都尉所在的地方,当即告别孙从事,前去陶谦所在,一边是想见见这位未来的徐州牧,一边是想尽快接了兵符,看看朝廷给自己派了什么类型的兵卒,有多少人。
作为皇甫嵩器重的人之一,陶谦的扬武都尉营帐自然比较靠近中军大帐,路上只问了一个人,便轻松的寻到陶谦的营帐。
很快进去禀报的亲兵迅速的退出营帐,请秦泽入内。秦泽道了声谢,迈步便入了营帐,稍稍适应了一下帐内不同于外面的亮度之后,目光便在帐内逡巡了一遍,转而便落在正跪坐在桌后的一人身上。
这人须发半白,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模样,面目儒雅温润,不用说,年轻时候绝对是帅哥一枚。
这人该就是未来的徐州牧陶谦了,不过他现在做的扬武都尉虽然是个武官,但却并未着甲,反倒是宽衣阔袖,一副文官的打扮。
秦泽当即上前,躬身抱拳道:“讨逆校尉秦泽,拜见陶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