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秦国的交接并没有那么的慌乱而是显得井井有条,国内的一切也依旧在按照秦律而施行着。
秦王政元年,秦王嬴政登基。
陈肃微微一惊,他没有想到陈学的那位师兄竟然愿意入秦为官,这下子他就更没有理由阻止四叔去咸阳了。
登基之初,由于尚且没有加冠,所以依旧是由先王所任命的辅国大臣管理朝政。
这短暂的一年便在连绵不断的雨中过去了。
“不必多礼。”
而满天的大雨也引起了陈鲈、陈仲、甚至是远在官渡的陈肃的注意。
秦王政元年,夏。
华阳夫人倒是轻轻抿了一口茶,笑着:“我都这个年纪了,待在秦国的时间比在楚国要长的多,哪里是我的故乡还说不定呢。”
“许多她做了后王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你却不能”
猜测是否是嬴政在华阳夫人面前暴露了什么?
但无论他们怎么试探,怎么向宫中塞他们的“钉子”想要找到华阳夫人打听,都没有得到结果,华阳夫人似乎真的什么人都不见了。
他们分别是:安国君,右相“陈鲈”、武安君,太尉“陈赞”、文信候,左相“吕不韦”、上卿,大将军“蒙鹜”、“王翦”、“李牧”,以及负责国事的“十三卿”。
夏姬心中一顿,猛地一冷,她看着面前笑着的华阳夫人,突然明白了为何今日华阳夫人会叫她过来,原来竟然是为了此事么.
她长叹一声:“您放心吧,明日我便将赵姬的人送回去。”
即便是楚王也有些失望,他以为子楚那么拼命的想要活下去,在死后也会听从“方士”的建议而大肆操办,并且重新启用“人殉”制度呢。
后宫中
而也是在孝文王时期,嬴政才从邯郸城归来,归来的时候子楚正忙碌着和公子傒争夺王位,再之后
再之后,便是秦王子楚的时代了,嬴政想要见子楚很容易,但想要与子楚培养出来感情很难。
他们开始怀疑、开始猜测。
陈学点头,他知道自己的侄子为什么担心他,他虽然年岁和辈分比陈肃大了一些,但心性却没有这位身为家主的侄子那么“玲珑”。
须知,为何古代的国君,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国君崩殂是一件大事,甚至是能够影响到黔首的大事?
因为黔首需要为王戴孝,并且禁止一系列的劳作、娱乐等等。
至于那些“方士”手中的丹方,也是从楚王手中而来,或者说是从楚国王室手中而来的。
昭襄王、孝文王乃至于如今的庄襄王,三位王都以当初的“以天代年”之数为例,以三天代三年,且没有耽误春耕等事宜。
陈学撑着伞的手微微的探出伞面,他轻声说道:“涝灾并不可怕,但秦国如今国内却并没有很好的重视水利之事,这才是最可怕的。”
“哪里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
秦国的国人们不知道,但他们都盼望着新的秦王能够多支撑一段时间,秦国短期内无法再承受再一位崩殂的秦王了。
“我没有学到多少父亲的才学,却想要如同父亲一样,为这片万里山河的黔首多做一些什么。”
他的嘴角噙着一抹笑容:“我已然得了师兄的信,师兄见到此等大雨也是心中难安,所以想要和我一同入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