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这几天其实也不是很好过。
四天时间,《外星人》的票房从第一天的3.6亿,到第四天就只剩下1.7亿左右,也是腰斩。
看了《外星人》的观众,对电影的大致看法同样偏向负面,而且不同的观众,负面看法也不尽相同。
因《疯狂》系列而来的观众们,觉得这部电影没有过去“疯狂”的那个黑色幽默的味道。
朝着宁皓铁三角来的观众,发现就黄博一个人在那里叭叭叭,徐争压根就没出现,一问,哦,原来是那个外星人。
最后的最后,是奔着科幻片来的观众,看完之后反应都十分相似:有科幻,但是不太够。
以上种种,构成了当前《外星人》的主流评价。
不够满意。
低于预期值。
当然,《疯狂的外星人》能有现在的评价,实际上还要感谢《新喜剧之王》,如果没有后者,《外星人》的评价可能会更差一些。
而《外星人》对此,也向《新喜》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再买一些《新喜剧之王》的通告,那个‘不再欠星爷一张影票’的通告就很可以!”
《疯狂的外星人》剧组,宁皓正在跟员工们商讨接下来的宣传策略。
《外星人》的票房和电影评价双双不及预期,宁皓和黄博等人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彻底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在之后迅速调整电影宣传和公关的方向——
从一开始的宣传自己,尽可能榨干所有的票房潜力,到如今的宣传别人,尽可能减缓《外星人》单日票房的下降幅度。
两种不同的宣传思路,意味着宁皓此刻已经放弃了今年春节档的竞争,特别是和《流浪地球》的竞争。
没办法,小破球实在太猛了。
从第二天开始,连续五天时间,每天票房不低于三个亿,而且一天比一天高,昨天突破了四个亿,今天更是估计能突破4.3个亿,直追《东汉》第一天4.6亿的票房。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从来没有拍过科幻电影,而且是半路出家的导演能拍出来的作品?
太离谱了!
现在,宁皓也看完了《流浪地球》的全部影片内容。
从个人角度上讲,他不认为自己的《疯狂的外星人》质量就比《流浪地球》差很多,两部电影的风格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也不相同。
不过,他认可《流浪地球》的成绩,《流浪地球》对观众的兴趣点把握地比《外星人》要足。
或者说,这部电影拍出来了更多观众们想看的东西。
一直来到晚上十点钟,宁皓总算打完了最后一个电话。
他这两天几乎都没睡,
调整电影宣传思路看似一句话,实际上却需要大量的沟通和联系。
喝了口水,正好看到刚上完厕所回来的黄博。
“对了,《外星人》今天的票房预期你们看了么?”
今天是周六,也是春节档的第一个周末,票房肯定会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逆转。
黄博立马说道:“今天预期是1.48个亿。”
“那就好。”
宁皓松了口气。
他就期盼着今天的票房能保持在1.5个亿的水平,这样,总不至于电影票房在第一个七天内就掉落进八位数。
按照计算,电影上映第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只要能保持在1个亿左右的水平,那么电影票房最起码不会低于二十个亿。
二十个亿,是他之前给自己这次电影票房设下的最低目标。
至于跟宝宝签约的那个总额度达到二十八亿的保底协议,他现在其实已经有预感达不到了,无非就是差多少而已。
这时候,徐争也从外面进来了。
“昨天的数据,《东汉》已经被《流浪地球》反超了。”
“《东汉》是多少?”
“3.7个亿,跟《流浪》一瞬间相差四千万还多。”
黄博眉头一挑,颇有些感慨地说道:“《东汉》这总算是降低到四亿一下了,前三天天天票房四个多亿,这谁受得了……”
宁皓笑着看了他一眼,“我还以为你要说春节档快成给他家开的呢。”
黄博沉默了几秒钟。
“说实话,我还真这样想过,咱们春节这个月我估摸着总票房不会超过150亿,谁能想到单《东汉》和《流浪地球》就能占据到六成往上,山河公司吸走了一半还多。”
徐争在旁边也长叹了一声。
“那没办法,人家有才啊,自己能拍出来赚钱的电影,还能发掘人才拍更赚钱的电影。”
只不过,徐争的叹息很明显并没有引起黄博的共鸣,反而招来了他的吐槽。
“差不多得了,你去年一年就演了七部电影,真论赚钱你也是个赚钱大户好吧。”
徐争咂咂嘴,好一会儿才从嘴里憋出来句话:“其实也没多少,纯粹就是拼命钱。”
话虽如此,只不过从徐争的语气听就知道这话必然很虚。
他去年确实参演了不少电影,而且其中有几部的成绩还相当不错,《药神》,《超时空同居》,以及现如今还在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
尽管其中有几部电影他并非主演。
但是靠着监制,甚至是投资者的身份,他依旧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典型例子就是《超时空同居》。
徐争在这里别说主演了,他甚至连个配角的不是,就是纯粹客串了一把,当了一个某捞的扯面师傅。
但是《超时空同居》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徐争背后的真乐道公司投资,而且又担任了监制一职,同时还从光鲜那边拿了一份票房保底协议,相当于连票房都不用担心了。
三重光环之下,明面上徐争好像只是在荧幕上秀了一手扯面的功夫,实际上至少赚了一个小目标。
黄博继续说道:“你都挣这么多了,还羡慕周导干什么,你挣得不比他少好吧。”
徐争没有否认黄博说他赚得多,只不过他并不同意黄博说他能跟周墨一样赚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