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这设想,不就是歼十嘛

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是需要自研的,只有走完了研发的全部流程,才能把队伍锻炼出来。

但是,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的。

之前,东方曾经搞过涡扇六,各种拼凑,台架试车都一大堆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定型服役,再后来,八十年代中期,决定上马涡扇十项目。

87年立项,92年上台架,01年装机,05年上飞机。

这样算下来,就用了近二十年,但是……

当时装的是双发的歼十一,单发的歼十,宁可继续从北极熊手里买三姨夫,也绝对不敢装涡扇十,万一熄火,双发至少还有一台,单发那就意味着坠毁!

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年,涡扇十才开始给歼十配套,意味着这款发动机真正成熟,而整个项目,也几乎过去了三十年。

三十年磨一剑,终于成熟,足以说明这先进发动机的研制有多难,全世界,能研制三代大推的,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不过,研发成功之后,好处还是很大的,东方的航空发动机,从此开始百花争鸣!轰炸机上用的,运输机上用的,甚至是客机上的,当外国要断供的时候,咱们自己的发动机随时都能顶替上来,这就是打通了任督七脉!

甚至,到了歼二十,都可以继续用,原本计划用的涡扇十五,性能都比涡扇十差,被迫回炉改造。

只是现在,秦富是等不起三十年的时间来成熟,只能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用东方最擅长的手段,测绘仿制!

先进的工艺,用钱砸,整体加工,靠咱们的聪明才智!不用达到F100的水平,推力低一些,自重大一些,油耗高一些都无所谓,先能稳定运转就行,以后可以慢慢改进提高!

“哈桑殿下,你这是推荐我们用一台军用大推的方案,而不是两台中推了?”宋老第一个反应过来,开口问道。

中型战斗机,可以用一台大推,比如F-16,幻影2000这样的,也可以用两台中推,比如欧洲的台风,狂风,阵风这些,至于优缺点……

两台中推,可以允许飞机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对飞行有保障,尤其是舰载机,能用双发就绝对不用单发,但是,这样也有缺点,系统复杂,造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