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中求进

这段时间,林淑梅的家成了临时工作点,大家挤在她家的客厅和院子里,继续着手上的工作。

“林老师,”

王小芳拿来一叠设计图,“你看,这是大家这几天做的创新尝试。有不少想法都很有意思。”

林淑梅翻看着图纸,不禁点头。

那些原本被水浸坏的布料,在学员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有人用水渍痕迹创作出山水画般的效果,有人将受潮的褶皱固定下来,形成独特的立体纹理。

“这些作品,”

林淑梅说,“正好可以作为新培训中心开幕展的内容之一。”

正说着,李明急匆匆地跑来:“林师傅,好消息!苏教授说这个创意很有研究价值,想把它纳入传统工艺创新的案例研究。”

这时,霍怀安也来了,带来了新培训中心的最新进展:“工程很顺利,再有两个月就能完工。对了,市里来人视察,对你们这次的创新反应很好。”

“是啊,”

王小芳说,“这次的意外反而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可能性。”

林淑梅想了想:“既然这样,不如把这次的经验系统地整理一下。让学员们把创作过程都记录下来,包括失败的尝试。”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每个人都详细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有的还专门拍照记录布料的变化过程。

王淑英找到林淑梅:“林老师,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原本看起来完全报废的布料,经过处理后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说明什么?”林淑梅问。

“说明在手工艺创作中,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

王淑英若有所思地说,“有时候看似的缺陷,可能恰恰是突破的机会。”

林淑梅很欣慰:“你明白这一点很好。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晚上,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开会。

王小芳提出:“要不要把这次的经验做成一个专题?可以叫‘危机中的创新’。”

“好主意,”

林淑梅说,“不过要扩大一下范围。不只是记录这次的事,还要总结我们这些年在困境中找到的各种解决方案。”

李明补充道:“我可以帮忙整理成学术资料。这对研究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