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梅说,“不过新工人得先培训。对了,老李师傅答应每周来教技术。”
正说着,孙老太太来了:“丫头,我看了你们的展示会,很不错。这是我专门给你们留的一批好布料……”
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林淑梅心里暖暖的。
当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很累,但是很充实。看到大家对手工艺的认可,明天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天一早,林淑梅就开始规划培训班的事情。她把计划列成了几点:
请老李师傅当主教师,教授传统工艺
自己负责教授改良款式的设计和制作
让老员工带新手,手把手传授经验
开设两个班:全日制和半日制,方便不同学员
正写着,张三婶进来说:“淑梅,外面有个姑娘想见你,说是想学手艺。”
林淑梅出去一看,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穿着朴素,但很干净利落。
“我叫王小芳,”
女孩说,“听说你们要办培训班,我想来学习。”
“你以前学过做衣服吗?”
“没有,不过我从小就喜欢看人做衣服。”
王小芳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这是我画的一些衣服样式。”
林淑梅翻开本子,眼前一亮。虽然画得不够专业,但构思很有意思,而且注重细节。
“你很有天赋,”
林淑梅说,“不过学手艺要能吃苦,你愿意吗?”
“愿意!”
王小芳坚定地说,“我家境不好,但我想学一门真本事。”
这时,霍怀安来了,看到王小芳的设计本,也很感兴趣:“这个主意不错,把传统的花样改成这样,既新颖又不失韵味。”
就这样,王小芳成了培训班的第一个学员。
很快,又陆续有人来报名。
林淑梅特意把教室设在后院,这样学员们可以随时看到工人们是怎么做衣服的。
老李师傅每天都来,耐心地教大家基本功。
“做衣服最重要的是心诚,”他常说,“一针一线都要用心。”
这天,林淑梅正在教学员们看布料,一个意外的访客来了——是张美华。
“我……我想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