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另一个工人说,“要么给我们加工资,要么……”
林淑梅听完大家的意见,站起来说:“各位师傅说得对,教新人确实付出了很多。这样吧,从下个月起,带徒弟的老师傅每月加200块钱津贴。”
“就200?”
有人小声嘀咕。
“但是,”
林淑梅接着说,“如果徒弟的技术达不到要求,这笔钱就没有。因为教会徒弟,是咱们共同的责任。”
大家议论纷纷,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提议。
晚上,林淑梅和霍怀安散步。
“其实管理比技术更难,”
她感叹道,“要考虑这个,照顾那个,真不容易。”
“这就是成长啊,”
霍怀安说,“你看,连物理题都没那么难了,是不是?”
林淑梅笑了:“可不是,现在觉得解题都比处理人际关系简单。”
“对了,”
霍怀安说,“下周研究所的青年创新论坛,你准备好了吗?”
“正在准备,准备讲讲这段时间的感悟。”
“那我也去听听,”
霍怀安说,“看看我的‘老师’有什么高见。”
“去去去,”
林淑梅推了他一下,“还是先把明天的作业做完再说吧。”
省轻工业研究所的青年创新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代表和技术人员济济一堂。
林淑梅坐在台下,看着其他人的演讲。
有讲智能制造的,有讲新材料应用的,每个人都带来了最新的技术成果。
“下一位,请‘韵逸’服装厂的林淑梅同志上台。”
听到主持人叫自己的名字,林淑梅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台下坐满了人,霍怀安和陈主任就坐在前排。
“大家好,我是林淑梅,今年17岁,还是一名高中生……”
台下传来一阵低语,显然对这个年轻的演讲者很感兴趣。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把科学原理运用到传统制造业中。”
林淑梅打开准备好的PPT,开始讲述“韵逸”的创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