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明天一早就来!”
听到还有新鲜玩意儿,刘掌柜连连点头。
一上午,不少客人见到有新鲜菜,或多或少点了一些尝一尝。
结果一吃就喜欢上,想要加菜。
可惜却被告知,菜品已经没有。
“少爷,这,这生意太好了!咱们带回来的五十斤豆腐不到晌午就没了!”
小安子兴冲冲的跑进后堂,向自家少爷汇报着好消息。
“少爷,咱们要不要现在就去找王夫人,让她加紧再做一批!还有,明天也要把东西全都多加一些。”
想到今天立契约时,每天只要了十斤豆腐,小安子就后悔个不行,按照这样的势头,别说一天十斤,就算是一百斤都没问题。
“不急,今天的吃完了就完了,要是一口气拿出来太多,反而让他们觉得没什么新奇。”
有些时候,东西就要是越稀少越好,越少才越有人要买,如果多了,反而没人稀罕。
“这样,等下你去老板娘那边知会一声,请她把每天的量翻一倍。”
席源思索了一番,做出决定。
“啊?少爷,就翻一倍啊?才二十斤豆腐,也太少了吧?至少也要三十斤吧?”
小安子一脸肉疼。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一斤豆腐能做两个菜,一个菜的价格在十文到五十文不等。
(根据搭配的材料价格不同,所以菜的价格也不同)
就算按照最低的价格,一斤豆腐能赚二十文,十斤豆腐就是两百文,一天少两百文,一个月就是六两银子!
这要是按照高的价格算,亏的只会更多。
“臭小子,我刚才说的话你没听到吗?每天提供的数量多了,人们就不稀罕了,只有提供的量少,他们才会抢着买懂不懂?!”
席源敲了一下小安子的脑袋。
“小的知道了。”
小安子捂着被敲的脑袋,准备去通知王雪梅增加豆腐的事。
竹林村。
经过几天的等待,豆芽终于可以售卖,于是村民们三两成群,约在一起去镇子上卖豆芽。
“你们家这豆芽长得不错,咋卖的?”
马秀兰提着自家三十斤豆芽来到镇子上,没多久就有一个妇人上前问价。
“一文钱两斤,两文钱五斤,三文钱八斤。”
马秀兰按着王雪梅之前教的,说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