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教李青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朝廷给他三品大将军的官位,是想要让他帮朝廷分忧,镇杀叛军的,结果他呢?”
“却将青狮府的知府镇杀,导致青狮府落入朱天的手中。”
“与叛军何异?”
“甚至比叛军更为可恶,若是不杀,实在是难以平复天下百姓怒火,难以平复青狮府枉死百姓的亡魂。”
皇帝语气凝重道:“诸位爱卿,觉得应当如何?”
“微臣觉得,这李青山罪该万死,应当拿回京城之内处死!”
“微臣附议!”“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顿时。
朝廷上不少的大臣纷纷站了出来,主张将李青山直接处死。
大汉皇帝的目光,旋即朝着长公主望了过去,脸上闪过一抹疑惑之色。
今天怎么回事?
长公主竟然没有反驳?
难不成,真的是要打算放过这李青山了吗?
这对自己来说,倒是一件好事情,只要长公主愿意放弃李青山,便代表这一场博弈,是以自己为主导获得了胜利。
长公主那一脉的士气必然大受影响。
说不得,可以趁此机会,趁势而上,狠狠的在长公主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长公主,怎么看这件事情?”皇帝看向雍容华贵的长公主,开口问道。
“皇帝,难道你还不知晓吗?”
然而,下一秒。
长公主的一句话,却让皇帝有些摸不着头脑。
还不知晓吗?
知晓什么?
朝中的大臣,也都纷纷好奇的朝着长公主望了过去,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天叛军在青狮府的军队,已经全部被剿灭,而剿灭朱天军队的人,便是道教的李青山,如今的青狮府,已经回到道教的手中,也算是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手中。”
“青狮府军队丢失的领土,如今被李青山重新夺了回来。”
“李青山应当是有功之臣,如何是有过之臣?”
“朝廷应当封赏才是,而不是拿回京城来砍头,若是如此,日后谁还敢去收复失地?”
长公主目光朝着皇帝看了过去。
重新夺回了青狮府?
长公主话音落下,金銮殿内的朝臣们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抹惊诧之色。
什么时候的事情?
我们怎么不知晓?
皇帝怎么会不知晓?
长公主如何知晓?
“长公主,不知您消息来源可靠?”
“当真如此吗?”
终于。
一名大臣站了出来,开口质疑道。
“怎么?”
“朝廷还没有收到消息?”
“呵呵!”
“我看,如今的朝廷当真是越来越腐朽了,竟然连如此重要的消息,都没有及时呈报上来。”
“皇帝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前去求证!”
长公主嘴角流露出一抹得意笑容,开口道。
皇帝尚且没有知晓的事情,长公主却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了双方之间,实力的差距在逐渐被拉开。
而且。
李青山是长公主的人,却也即将是获利最大的一方!
皇帝主张将李青山斩首。
可是在金銮殿之上讨论了好多次,从来没有通过便不说了,如今竟然还不得不封赏李青山。
若是不封赏,日后还有谁会想着收复失地?
这一点,便将皇帝逼上了绝路。
不得不去封赏李青山。
……
“皇上,有密报!”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