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接风洗尘

白发妖女来撒娇 妖妹 1876 字 10个月前

朱衷闻言,半眯了双眼,心底止不住冷笑一声:顺其自然倒不必了,顺水人情倒是送做了一堆……

戴晋却不知朱衷心中所想,见他眯缝起了双眼,还道说中了心思,朱衷很受用的样子,顿了顿,又道:“……谁不知朱氏大公子的才学贤名,太学诸生皆望其项背啊,是不是,伏老博士?”

最后一句又将话头抛给了一直默默无语的五经博士伏汉。

心道:纵然你西平侯再有什么怨怼跟不满,总不能将怨愤迁怒到自家儿郎身上吧,若是那样的话,岂不成了变相诋毁五经博士伏汉……要知道,大公子朱尧可是五经博士伏汉的入室弟子呐!

大汉朝太学弟子员的选任,有三种情况,第一为正式弟子,即汉家故事所说的“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这是由太常选择的正式弟子,如朱盛者。

第二种是员外弟子,即汉家故事所说的“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这是地方通过县令长丞、侯国相推选到郡太守、王国相那里,再经后者慎重审查,送往太常,得太学博士受业的弟子,不在正式弟子员数之列,即员外弟子。

第三种是荫任弟子,即有以父任者,就是高官宠臣所享受的荫任特权。而荫任者,都是汉家故事所说“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的非正式弟子,即所谓的员外弟子,是与第二种一样的身份。

这三种太学弟子都可称为博士弟子,但差别待遇却大不相同。被太常选为的正式弟子,可作博士的入室弟子,每每能得到博士的亲自教诲与点拨,如朱尧者。

而后两种的员外弟子,只是有编牒的博士弟子,一如朱坞学庐般,有编牒的学子不下八千人,却不见得个个都能亲临五经博士的指教点拨,大多数只能围拢在大讲堂边,远远地聆听授课而已。

造成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五经博士故意所为,而是太学诸生人员太多,指点不过来。

试想,泱泱三万人的太学诸生,只得十几位五经博士,想要人人都得博士的亲身指点,谈何容易?

可即便如此,洛溪常听朱瓒三兄弟说,每年奔赴京师的学子,仍然前赴后继,一拨又一拨地挤爆了太学。

原因无他,只有成为太学诸生,才有机会参加一年一度的射策考课,射策甲科高第者,方能进入太学对面的三署,成为预备官员的三署郎。而只有成为三署郎,才能留京迁官,才能出宰百里,这是天下读经士子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