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谁说议政权不是决策权?

就这样,六部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天子的“批红”,可以说全部都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手操控,一手把握。

于是原本看似是掌握在天子手中的决策权,实则也在不知不觉间便偏移到内阁首辅张居正手中。

最终,天子的决策权、内阁的议政权、六部的行政权,再次全部集中于张居正手中!

如果说胡惟庸是大明最后一个名副其实的丞相的话,那么张居正胡惟庸后,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的丞相,或者说内阁首辅!

正是因为决策权、议政权、行政权,三权全部集于张居正一人身上,所以张居正的新政方才能够顺利地推行下去,也才有了后来的万历中兴。

所以说决策权并不是说收回后,就真的一劳永逸、彻底收回了的。

至少天子收回了决策权后,内阁也是可以凭借各种机缘巧合与努力,又再次将决策权重新拿回来的!

因此在秦宇看来,内阁制度并不是真正完美的制度,后世依然还会再次出现虽无丞相之名,但却有丞相之实的内阁首辅!

而且就算是不从历史下游的角度来看,单单从现在来看,即便只是内阁雏形的一众詹事府、王府属臣,也是拥有着决策权的!

想到这里,秦宇拿起粉笔,再次在身后的黑板上,将“议政权”三个字圈住,转身看着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

“谁告诉你们议政权,就不是决策权了?”

这话一出,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全都愣住了。

议政权也是决策权?

议政权不是仅仅议政吗,又如何会有决策权?

秦宇见朱标等人眉头紧皱,一脸疑惑,只得提醒式的询问。

“原来的大明皇室宗亲俸禄制度有问题,陛下与诸位殿下,是否在我的建议下,修改了大明皇室宗亲俸禄制度?”

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虽然不解为何秦宇忽然这么说,但都点了点头。

大明皇室宗亲俸禄制度,的确是在秦宇的建议下进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