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武昌起义帝制结束

{按照当时清廷内阁的办法,四川铁路只退还剩下的七百余万两白银,而前几年花掉的一千多万两国家就不管了,只能股东们认倒霉。}

{四川铁路的股东们当然坚决不同意,于是发起成立了“保路同志会”,要求将前期的股本全部发还。}

……

大清·康熙时期

“一群蠢货!”

康熙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边清理一边骂道:

“一群鼠目寸光的虫豸!”

朝廷成立各省谘议局却又不让谘议局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这种做法既安抚不了士绅,也不能用谘议局来制约地方督抚。

恰恰相反,却将以前星散各地的士绅们聚集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了合法的组织机构与合法的活动场所。

谘议局横向可以通过各省谘议局与各省谘议局互通声气,纵向可联络资政院,下可沟通各州县士绅。

原本影响力局限于本省本县本乡的士绅,因为谘议局的出现,被统合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力量的全国性政治实体。

而朝廷不但无视这部分群体,还去刺激他们。

“一群xxx!我去你xxxxx!”

康熙指天破骂。

也不知是骂那些清朝宗室不争气,还是骂士绅以下逆上,亦或是骂百姓不肯逆来顺受。

……

【宜昌商股股东纷纷向铁路公司索回股本,铁路工人和附近农民起而支持,与官军发生流血冲突。】

【广东铁路股东反对清廷强占粤路,坚持商办,华侨股东声明“誓死不从”。民众拒用纸币,挤兑银根,以示抵抗。在粤督张鸣岐高压下,股东赴香港成立保路会,继续抗争。】

【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四川立宪派绅商首先发起保路,组织保路同志会,持有租股的农民争相入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

【清廷派人强行接管了川汉铁路宜昌至万县段工程,四川百姓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成都出现大规模的罢课、罢市。】

【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发起抗粮抗捐运动,各地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等征税机关被冲击。抗粮抗税风波遍及全川。】

【于是,清廷紧急调派被称为“屠夫”的赵尔丰入川,要求赵尔丰将风潮迅速弹压下去。】

【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和股东会首要人物蒲殿俊等人,关掉了铁路公司和保路同志会。成都数万群众聚集在总督衙门抗议,要求释放被捕人员。】

【赵尔丰下令开枪,造成三十二名请愿群众当场死亡,酿成“成都血案”。】

【随后,华阳、新津等成都周边城市的同盟会、哥老会发动“同志军起义”,围攻成都,并将赵尔丰困在城中十余天,迫使清廷紧急调派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清军入川。】

……

天幕上。

武昌正在全城戒严中。

一处军营内,背着长枪的军官正在挨个查房。

军官迈入房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几名士兵正在擦枪,旁边放着一堆子弹。

军官立刻紧张质问道:

“你们在干什么!”

擦枪的人闷头回答道:

“以防不测。”

军官一把抓住他。

“你是不是想造反?!”

被抓住的人一臂膀甩开他,厉声道:

“造反又怎样!”

军官立刻对外面大喊道:

“来人!抓起来!”

然后脑后就挨了一枪托。

情知不妙的军官转身就跑。

给了他一枪托的士兵抬手就是一枪,正中军官腰部。

画面一转。

两杆大旗交叉相迎。

旗为红色,上绣十八颗星辰。

……

【“成都血案”,进而激起了全省范围的抗粮抗捐骚乱,同盟会、哥老会随之起义并围攻成都。清廷紧急调派端方率领湖北新军入川平乱。】

【湖广地区的革命党人见当地新军调走,防卫空虚,便决定在10月6日在湖北、湖南两省同时发动起义,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但是消息走漏,湖广总督瑞澂听到风声,就宣布中秋节这天全城戒严。同时,湖南方面又说6日来不及,所以就只能延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俄租界的指挥部里制备炸药,湖北起义军总理刘仲文的弟弟刘同在围观时抽着烟,结果烟头点燃了火药,引起了爆炸,俄国巡捕房立刻赶来,搜出了起义名单、通告、旗帜等,并交给了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瑞澂随即按照名单开始抓人,并发出告示,要求所有新军官兵一律不得出营,按照名册捉拿,就地正法。】

【10月10日晚上7时,陆军第八营哨长陶启胜巡夜,发现班长金兆龙和士兵程正瀛擦着枪,身边还带着一盒子弹,于是上前训斥他们俩是不是要造反,陶启胜被打翻在地,程正瀛背后补了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