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把人给骂晕

白衣披甲 真熊初墨 4493 字 1个月前

原来病情缓解后许文斌都睡着了,可一个多小时后家属找到值班医生,说许文斌尿床了。

这可把值班的专家给吓一跳。

尿床,有很多意味,严重的根本不能考虑,一想一身汗。

可为什么呢?

心梗导致的?不可能啊,循环内科值班的教授没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小孟,你看呢。”薛建国满脸通红,都是酒意,问道。

出乎意料,“小孟”没有直接回答,它“讪讪”的低下头。

“哦。”薛建国叹了口气,原来“小孟”也不是全知全能。

Ai毕竟还只能看各种病历,做点文字工作,诊断之类的不能靠它。

“组织……”

薛建国刚要说组织全院会诊,抓紧时间把相关专家都请来,可忽然“小孟”的脚落在他的脚上。

“嗯?”薛建国一怔。

“薛院长,先查核磁吧。”“小孟”建议到。

“???”

“借一步说话?”

我艹!

薛建国傻了眼,ai机器人竟然知道借一步说话?这是个什么鬼。

小米的语音功能有世界级的大佬参与,是这几年国外根本没有科研环境,大佬直接跳槽来国内。

这些八卦薛建国知道,可他万万没想到“小孟”竟然如此人性化,知道借一步说话。

看着一脸慌张的许文斌,薛建国没有思考多久,转身和“小孟”出了病房。

“我怀疑是临床孤立综合征。”

???

薛建国彻底怔住,临床孤立综合征是个什么鬼?听起来像是疾病的名字,但却感觉不正经。

临床孤立综合征?

临床孤立综合征??

“临床孤立综合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孤立的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脊髓炎或某个解剖部位受累后导致的临床事件,通常不包括脑干脑炎以外的其他脑炎,也可出现多部位同时受累的临床表现,常见的如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无力、尿便障碍等。”

“小孟”解释道。

“!!!”薛建国是真不知道还有这个疾病诊断,“小孟,真的假的?”

“真的,2020年加入的神经内科学诊断。”“小孟”方正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变化,它平淡的说道。

“那你?”

薛建国觉得“小孟”太像一个人了,而不是ai机器人,所以他故意给“小孟”出了一道难题。

就这,80%的老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

别说是老外,遇到不机灵的临床医生都得懵逼。

“哦哦,薛院长要问我问什么不在病房说是吧。”“小孟”会意。

淦!

薛建国怔怔的看着“小孟”那张方正的脸,他真想问问做出这台ai机器人的专家,为什么它说话和人类一模一样。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诱因有好多,几乎所有因素都可能导致。但许主任的情况我考虑是心理因素: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自卑感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临床孤立综合征的发生。”

“简单讲,刚刚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知识点缺失,导致十几年来出现很多事故,许主任心里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高压环境,自卑,甚至有惶恐等情绪,就是平时说的见了鬼。”

薛建国觉得自己嘴里干涩,仿佛得了干燥综合征。

“一边检查一边治疗吧。”“小孟”建议到。

“怎么治疗?”

“先用激素冲击,当然,要等核磁结果出来再说。”

“小孟”的回答让薛建国意识到一件事——影像!

影像的内容是ai领域,没道理自己欲言又止的话“小孟”都知道是什么,却看不懂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么,全都输入数据库或是资料库就可以,“小孟”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略懂一点。”

“!!!”薛建国无言以对,他犹豫了几秒,“你的语言模型是跟谁学的?”

“罗教授。”“小孟”回答道,“罗教授习惯说略懂。”

好吧。

薛建国也没去纠结,随后找来核磁共振的主任,半夜开机,把核磁共振给做了。

“小孟”也没有让薛建国失望,出片子后就给出结论,考虑是临床孤立综合征。

但“小孟”有点狗,也不知道是谁输入的程序,它虽然确定,但却要求薛建国先治疗,和患者家属说病情严重,寻找上级医院会诊。

虽然事后薛建国认为“小孟”的做法是对的,滴水不漏,但这也太狗了一些吧。

……

……

“临床孤立综合征啊,小孟不错。”

第二天,罗浩拉着申主任远程会诊,总结完后,他和申主任一起给了诊断。

罗浩也有些赞叹。

毕竟临床孤立综合征属于很……不罕见,但却比较含糊。

“小孟”能给出诊断,属于一个特别大的进步,罗浩都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先进。

挂断视频会诊,申主任感慨,“小师叔,临床孤立综合征我没记错是20年疫情后才公布的神经诊断学名词吧。”

“害,只要公布就行。我家协和病历库里有几千例类似的病历,要是当时有诊断,就都能诊断。这个诊断,其实不难。”

“不难?”申主任摸着自己的光头,苦笑。

第一时间诊断临床孤立综合征并且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对患者有多重要他心知肚明。

要是没有“小孟”,估计患者大概率预后不好。

现在么,看起来还是比较乐观的。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