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你管这叫“水”论文?

白衣披甲 真熊初墨 4666 字 11个月前

可恶!

陈勇知道罗浩又开始装逼了!

但罗浩装逼和别人装逼不一样,罗浩是真有东西。

陈勇把自己换到姜主任的位置上,他觉得自己肯定无法拒绝。

五篇cns论文,第一作者明确归属姜主任或是她指定的人。

这就是一个大礼包!

姜主任失神看着罗浩,难以置信。

罗浩微笑着,阳光灿烂。

五根手指在半空中,仿佛五指山一般把姜主任压的透不过气。

“罗……罗……”

“姜主任,您还有什么要求?”罗浩温和问道。

“真的……真的假的?”

“真的,《cell》的版面已经留好了,我明天再做一些修订发给你看一眼,就给编委发邮件。”

“!!!”

“前五的作者,第二作者应该是朝阳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您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

从天上掉下来的《cell》论文,把姜主任给砸懵了。

还能有什么意见!

“姜老师,第五作者,能不能给我?”

“第5作者?可以可以。”

姜主任觉得这位罗博士真好说话,心也不野,只要第五作者。

要知道论文主要是罗浩写的,跟她没什么关系。

发表《cell》论文,数据、内容只是一方面,行文也很重要,或者说是非常重要。

有大佬推荐、打招呼,然后行文要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

这些都不是自己能轻易做到的。

不,这是自己根本做不到的,姜主任心里还是有数的。

之所以这个大范围筛查、涉及十几万人的庞大调研几十年内只发表了5篇顶级期刊论文,和这些因素不无关系。

而眼前,罗博士竟然承诺半年内发表5篇!

“谢谢。”罗浩微笑。

姜主任缓了缓神,足足过了1分钟,才问道,“罗博士,准备发在iScience、Joule、Matter还是Chem上?”

“咱们的科研项目世界领先,甚至可以说是独苗,肯定不会发表在子刊上,要发就是主刊!”罗浩回答道。

主刊!!!

姜主任还以为会是iScience、Joule、Matter和Chem这类的子刊,没想到真的是主刊!

虽然说起来都是《cell》,但主刊和子刊的区别很大。

姜主任的头晕了一下,她知道是自己太过激动导致血压增高。

“稍等我一下。”姜主任拿出降压药,口服后休息了3分钟。

她闭着眼睛,但眼皮子不断地动着,就像是她激动的心。

“罗博士,《cell》的论文已经通过了,那下一篇呢?两个月后能发么?”姜主任冷静下来,开始询问以后的事儿。

“姜主任,《cell》是周刊。”

“???”

“我的计划是每周发表一篇,同时还会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其他论文。”

“???”

“!!!”

一名副主任没听懂,他举起手。

“这位老师,您请讲,不用客气。”罗浩微笑。

“罗博士,你说三大期刊都发表同一篇论文么?这好像不行吧。”戴眼镜的副主任质疑。

“论文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说了,是其他论文。”罗浩道。

“可不就一个课题么?”

“是这样。”罗浩拉开椅子,走到办公室角落里的黑板旁,“上次校长来参观、评估后,我领衔的课题组这几年一直在做针对性研究。”

领衔!

陈勇敏锐的捕捉到这个词。

这时候应该敲黑板划重点啊,罗浩怎么能轻飘飘的放过去呢。

可惜。

“这几年内,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小鼠的150,000多个单肺细胞进行观察,对单个细胞水平的基因表达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实验。

涉及免疫、代谢机制,并对感染糖尿病小鼠的免疫细胞基因表达进行了深入评估。”

“在糖尿病小鼠中,他们发现某些肺树突状细胞出现功能障碍,而这种免疫细胞是协调针对致病性感染的靶向免疫反应的重要一环。”

“再针对这些肺树突状细胞做基因研究,我们课题组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罗浩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出来一大堆古怪的字符。

“如果我们需要,每一个基因组都能写一篇论文,甚至每一段基因都能写论文。Cns三大刊或者柳叶刀、新英格兰、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的诸多杂志都愿意刊登。”

“说句不客气的,到时候我登在哪个刊物上,是看在和编审的关系好,而不是刊物本身。”

罗浩的每一句话都让办公室里的气氛热烈了很多。

姜主任微微失神,自己是不是要少了?

“简单点说,咱油总从前的论文就像是《三体》,把无数概念都塞进去,变成一本旷世名著。”

“我做的工作是把它们拆解开,每一个点子都写一篇论文。纳米技术、二向箔、水滴、三体星,诸如此类。”

“这是学术界很常见的‘水’论文,诸位见笑了。”

众多医生风中凌乱。

如果可以,她们愿意水一辈子这种论文。

陈勇也怔怔的听着,罗浩说的水论文竟然是这样。

“罗博士,您能简单讲解一下么。”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的状冠病毒说起。”罗浩开始讲述,“长冠后遗症里有糖尿病,校长注意到这点,潜意识里校长觉得糖尿病和肺炎应该有关系,所以他的目光落在咱们医院的科研上。

可以说,咱们医院的这项大样本调研世界领先,所以校长前几年来看看。”

罗浩娓娓而谈。

从前些年的长冠后遗症讲到这几年他领衔的课题组对小白鼠的相关研究。

足足讲了一个半小时,罗浩才微笑着停住。

“大约就是这样,校长让我来,对一线进行跟踪、回访的医生们表示感谢。”

说着,罗浩深深鞠了一个躬。

“大家的工作很细致,默默付出,为我国内分泌领域的科研进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全世界糖尿病、长冠的深入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姜主任汗颜。

她手里只有数据,极难做出顶级科研论文,就更别说罗浩说的这些事儿了。

至于那些贡献……姜主任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重要。

有那么一刹那,姜主任觉得身体轻了很多,似乎随时能飞起来。

“罗博士,您客气了。”姜主任已经用上了“您”的称呼,“那我静候佳音。”

“年前,新一期《cell》就会有,到时候我给您微信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