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杨学义首战告捷

咱们的人也会找到默啜的外祖父,让他们务必全力出兵大魏。

到时候,大魏的兵力一定都会集中到西北边境。

京城兵力空虚,王爷要做什么,岂不是探囊取物?”

廉王想了想道:“舅舅考虑周到,明日早朝我便同大臣们商议。

先将部分兵力调往凉州边境。”

朝中大臣俱已知道太子身亡的来龙去脉。

也知道了阿史德的大王子已经被处决,当然能想到阿史德部不会善罢甘休。

尤其是默啜的外祖父。

默啜的外祖父手握阿史德部几乎全部兵力。

即便阿史德部汗王对大魏心存忌惮,默啜的外祖父也一定会出兵大魏。

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

所以,当廉王提议先往凉州调兵的时候,朝廷上下无一人反对。

兵部尚书魏赢还有些担心贸然调兵会致京城防守空虚。

若有敌人偷袭,恐会酿成大祸。

但他见姜启对此也无异议,于是便没作声。

大魏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各有邻国,历史上也都多发战事。

故而此次调兵只从东西南三处调了部分兵力,另有一部分从京城戍卫队里抽调。

一切都朝着赵瞻和安安的设想发展。

运送赵瞻“灵柩”回京的队伍果然在半途遭到了袭击。

因为事先早有防备,所以并无人员伤亡。

“灵柩”也无半分闪失。

默啜的外祖父果然也跟预料中一样,不顾阿史德汗的反对,举兵进犯凉州边境。

此番抗敌与之前不同。

所以安安也没有动用小雪狼王的身份。

追风在凉州练兵多时,再加上现在有了火枪。

赵瞻和安安都有意想要看一看现在凉州大营的战斗能力。

赵瞻和安安人在幕后,凉州大营挂帅的是镇国公萧栋。

在廉王赵钦调遣的援兵到来之前,凉州大营先与阿史德部的骑兵小战一场。

老四杨学义自请为先锋,带了一百骑兵奇袭阿史德驻兵大营。

学义只有十四岁,他所带的先锋队士兵年龄也都不过二十岁。

这些年轻将士身上都无军功,正是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业的年纪。

他们一个个骑术精湛,枪法不凡。

面对阿史德八万驻军丝毫没有在怕的。

阿史德部的士兵远途作战,一路疲累,刚扎营就遭遇袭击。

且来袭的人用的是一种他们根本没有见过的武器。

所以尽管他们都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老兵,面对火枪队简直不堪一击。

杨学义首战告捷!

消息传到京城,廉王有些乱了阵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