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们没有得罪过杨家,也不嫉妒人家。
别说有鱼,就是没鱼,喝汤也比饿死强。
同样是捞鱼,有人知足感恩,有人却是骂骂咧咧。
他们没捞到鱼就把主意打到了杨家身上,想坐享其成。
一家子除了杨致远一个男人,就是女人孩子,他们还能抢不过来几条鱼?
还有昨天杨致远挑的两个大木桶,看着就沉甸甸的,说不定就是粮食……
这一天,杨致远带上老大学文约了柳大勇去城里卖鱼。
直到接过王金递过来的大银锭子,柳大勇才有了真实感。
俺的娘,想不到这鱼这么值钱。
卖了鱼,杨致远就带着儿子去紫薇书院。
柳大勇也读过书,听说他们爷俩儿要去紫薇书院,他心里痒痒也要跟着去。
那可是紫薇书院,就算不能在这样的书院读书,还有哪个读书人不想去看看?
到了书院门口,杨致远把信递了上去。
只半盏茶功夫,便有人将他们带进了书院。
三人被安排在一间雅致的房间等着,期间有仆人模样的人给他们端了茶水糕点招待,态度十分恭谨。
又等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进来了。
杨致远和柳大勇一见这先生,腾地一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他们没想到来的居然是凉州城有名的大儒楚山青。
几年前两人在一次赛诗会上远远见过楚先生,一直记到现在。
原来楚先生是来考教杨学文的功课。
紫薇书院是分层教学,分甲乙丙丁四类班,正所谓因材施教。
杨致远和柳大勇大气也不敢出,只恭敬站着听楚先生考问杨学文。
先是背书,然后是即景写诗,再是对对子。
杨学文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楚山青捋着胡子频频点头。
他原以为上面送来的人又是草包一个,先前还不大想来,这会儿倒庆幸自己来了。
眼前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简直是个难得的神童。
楚山青对考验结果很满意,杨学文被分在了乙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