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好的话,他们摆摊一天,总也能赚上全家一天的口粮。
这门生意,不能让他们一朝暴富,总归能贴补家用,能养活人。
半个时辰之后,这支商队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前方的‘滨十七驿站’。
滨,指驰道中的滨海段。编号十七,指该段上的第十七个驿站。
滨十七驿站,建在驰道外半里地,有出入两条小道连接驰道。
小道也平整干净,道旁植了两排佳木。
商队来到驿站前的广场,入目是高一丈,下半截垒石、上半截夯土,坚实牢固、四面围合的高墙。
高墙下靠墙建了驴棚马厩,高墙内是四排房屋围成的院子——据说仙使称其为四合院。
进入驿站,四方皆是一排排一间连一间,排列整齐的房间。以供往来客旅歇脚住宿、存放货物。
宽阔的院中有一口水井,与几张高脚石桌石凳。
“驿站有规矩,有爵位者、有差在身的官吏、驿传递信者,住北边房,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驿站吏员在前带路,告知驿站规矩。
“并会依《传食律》,按律供给粺米、酱、菜羹、韭葱、盐等,不同规格的饭菜。”
告知之余,也应驿丞之令,顺道宣传科普。
“游学的学子、士人等,住东边房。
其中若有爵位者,按律供给对应规格的饭食,若无爵者,则自费食宿。”
“应役的役
”
新年在即,干鱼海货运到咸阳,也是稀罕货,必能畅销。?”
“咸阳新奇器物手艺层出不穷,你们去咸阳学艺,也大有可为!”
吴九见对方坦荡热情,便也攀谈起来。
后来饭堂其他几桌的客旅,也加入交谈。
有自吴越及东楚故地北上的匠人商贾,也有自北方南下的游学学子,甚至南下某县赴任的县官。
贩夫走卒,官吏学子,天南海北,在此驿站相遇,也是缘分。
一时热闹起来,氛围融洽。
谈笑熟识之后,终于有人问起吴九商队中的护卫武士:“诸位可是曾遭劫难?”
商队的五名护卫武士,其中一人豪爽道:“哈哈哈!正是,我们都曾是刑徒,去年陛下东巡归咸阳后,赐爵一级,用爵赎了罪罚归乡。”
吴九也道:“我们这五个武士,都是一身本领的侠义之士,为替受欺的老弱妇孺出头,而殴打了县中富户。”
“被捉住后,按律黥面、劓鼻,罚为城旦。服刑数年,去年得赐爵,用爵位赎了罪罚回到家乡,这趟我便把他们收作护卫武士,与商队一道走南闯北。”
其中游学的一名学子闻言,感慨道:“去年始皇帝陛下东巡回咸阳,下旨凡秦土之人皆赐爵一级。因此得以赎罪归乡的男女刑徒,多达五十万之数!”
“积德甚厚矣!”
护卫武士们倒不知,竟然有这么多和他一样的刑徒,得以赎罪归乡。
“那陛下确实是积了厚德啊。”
其中一个武士,又指着同桌的另一个脸上,促狭笑道:
“哈哈你们不知,要说啊,还是他最想不过,你们看他脸上的黥面……”
“哈哈哈!对,只黥了一半!黥面行刑到半途,赐爵的圣旨便到了,他当场以爵赎罪、当即释放,哈哈!”
被揶揄的半截黥面武士,跟着告饶:“快别说了!”
但凡早一刻、晚一刻,行刑没开始,或者已成定局,都是纯粹的幸运、不幸。
这不上不下的,确实令人哭笑不得。
黔首淳朴,即便曾因秦律而受罚,如今得到赦免赎罪,也就不再怨恨记仇。
反而以此为谈资,说笑一番,一笑而过。
话题变换。
一名学子神秘兮兮,透露道:“关于这事,我倒是有些消息!”
“朝廷有人谏言:昔日争战不停,乱世用重典,律法严苛无可厚非。
然如今天下大定,仙使临秦,营建仙秦之大计也小有所成,旧时律法便不再适用,应当重修秦律!”
“据说啊,当今左相,曾经的廷尉,法门大家,已在筹划修新秦律呢!”
吴九商贾之身,最是谨慎,左右看看,见没有兵卒冲出来,
这些话,可不好在驿站中说的!